隨著芯片、顯示屏等關鍵元器件技術指標的不斷提升,智能終端內部性能也在持續升級。一方面,半導體制程工藝升級步伐在近幾年有所減弱,另一方面隨著智能終端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個性化的體驗尤為重要,所以,消費者對于美觀與質感有著剛性需求。而玻璃機殼憑借其具有強烈的立體感、握直感和美感贏得眾多消費者的追捧。
近日,有消息稱國內外手機廠商都在考慮將玻璃機殼工藝運用于新一代旗艦機,其中包括SamsungGalaxyS7和小米5等知名產品。更有媒體爆料稱,iPhone8將采用玻璃外殼代替金屬機殼。隨著玻璃機殼人氣飆升,成為電子產品市場材料新秀,逐漸有傳聞說金屬機殼將要退出市場。

此則謠言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內的CNC金屬加工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金屬加工龍頭企業長盈精密、富士康、可成等CNC金屬加工龍頭企業。不過長盈精密(300115.SZ)相關負責人表示,玻璃機殼的快速發展,不僅不會降低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反而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玻璃后蓋+金屬中框未來主流設計方案
盡管玻璃機殼有諸多優勢,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與金屬機殼相比,玻璃機殼支撐性差、強度低的特性是無法改變的,將手機機殼全部改為玻璃短期內的可能性極低。從技術上講,如果要將機殼全部改為玻璃,必須要用金屬框作為支撐,這點從蘋果手機產品設計上就能看出。業內人士稱,所謂的金屬中框并未簡單的零件,而是一個比后蓋復雜很多的組件,無論是從加工難度亦或加工時長都要大于金屬機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單價的上漲空間,玻璃后蓋+金屬中框的設計方案未來3-5年內將成為智能機設計的主流方案,很大程度上保證了CNC金屬加工企業的盈利空間。
據記者了解,長盈精密在不銹鋼和硬質金屬加工方面技術和品牌優勢全國領先,曾為小米4批量生產不銹鋼中框,在硬金屬加工方面底蘊深厚。如果將來手機廠商采用玻璃后蓋+金屬中框設計方案,長盈精密也將憑借自身的強大實力再一次領先對手,繼續享受趨勢變化帶來的行業紅利。
玻璃機殼瓶頸待突破,金屬景氣依舊
3D玻璃目前仍然存在供給瓶頸,產業鏈調研顯示,3D玻璃單價是2.5D的3倍以上,由于存在“工藝復雜、成品率低、表面波紋與爆裂、人力成本高”四大難題。國內上市公司藍思科技、伯恩光學可謂行業標桿,3D玻璃機殼的趨勢也讓兩家企業成為資本市場焦點。然而記者發現,玻璃、藍寶石、陶瓷幾類新型材料屬于重資產行業,不僅資金周轉慢,且投資回報率也低,投資與銷售回報率接近1:1,如果想大規模提高產量產能,必須借助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才有可能實現。猜想當年蘋果在嘗試了藍寶石材料后最終放棄,應是基于這個原因。
從行業發展來看,短期內中低端機無法采用3D玻璃。自iPhone5以全鎂鋁合金開啟金屬風潮之后,每隔數月就可以看到一款耳目一新的機型展現在用戶面前,OPPO、VIVO、樂視、HTC、聯想、華為、小米等多款機型均從外觀及質感上給了用戶新的選擇。同時,這些機型的共同特征就是采用了金屬機殼。
目前金屬外觀件市場的成熟度與滲透率,迄今還沒有到飽和點,廣發證券分析數據顯示,國內手機金屬機殼滲透率僅超35%,未來仍有發展前景。據IDC預測,2016全年智能機出貨14.8億部,到2020年將增長到18.4億部,保持了穩定增長。2016年第三季度,國產智能機出貨量1.15億臺,增長速度遠高于全球智能手機增長速度。其中OPPO和vivo成為第三季度銷售黑馬,單季度出貨量第一次超越華為。國產手機的成功,除了清晰的產品定位以及技術進步,在市場拓展上也積極的“走出去”,在東南亞、印度等國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有望出現國產手機席卷全球之勢。作為OPPO、vivo、華為金屬外觀件主力供應商長盈精密(300115)等企業將直接受益。隨著未來兩年OPPO、vivo、華為等國產手機銷量放量,金屬機殼加工業景氣度依舊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