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玻璃的信仰和美學,在歷時6個世紀建造的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常常以讓人目眩神迷的方式呈現:日出日落時分,當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映射進來,莊嚴的教堂霎時間充滿五彩斑斕色彩,柔美而又神圣。玻璃作為建筑元素,通過光影折射出的色彩,將精神的庇護所鐫刻成“大理石的詩歌”,在時光遷徙中沉淀千年之久,并繼續在現代煥發新的藝術生機。

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玻璃一直被藝術家們賦予獨有的藝術價值,丹尼爾·施華洛世奇通過精確的水晶石切割工藝將人造水晶(鉛晶質玻璃)的裝飾性能發揮到了極致;中國自古將玻璃稱為“西國之寶”(古稱琉璃),被視為佛教七寶之一,玻璃工藝之美被譽為“細入毫發,捫之有棱”,意蘊叢生的玻璃藝術品在現代也吸引了大批收藏愛好者。

在工業化時代,科技企業在產品設計中同樣加入了現代玻璃工藝美學,用藝術的視角激發工業設計的靈感,讓我們越來越多的通過玻璃屏幕來了解這個世界。盡管玻璃材質早已是每一塊手機屏幕的標配,但三星近來對金屬和曲面3D玻璃材質做出了突破性的創新運用,在S6和S7兩代旗艦手機上展現了出雙曲面屏的獨特魅力,一舉成為雙曲面技術的引領者,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玻璃在數碼科技產品中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性。

在忠于本質的前提下,設計師在定奪Galaxy S6機身主體材質時,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然界里實際存在的物料,最終他們選擇了玻璃。薄而有深度的玻璃材質符合智能手機的扁平化趨勢,也恰如其分地呈現出產品的簡約設計和柔和形態。其主設計師表示:“我們想要表現陽光下的豐富的色彩和夢幻感覺,以及陽光射到水面上的水波盈盈感,玻璃最能體現這種感覺。”因此,產品的屏幕表面和后殼玻璃經過了一道道切削工序,呈現富有立體感的圓潤邊角;與此同時,玻璃和金屬的組合也帶來了金屬邊框內水波盈盈的視覺之美,以及圓潤柔滑的觸摸感。


中世紀的煉金術制造出了彩色玻璃,被應用在歐洲教堂的穹頂,三星則賦予了彩色玻璃更多的現代科技能量,強大的科技創新力讓我們提前享受到了未來“視界”的視覺觀感。三星Galaxy S7 edge的雙曲面側屏采用三星獨創的“熱壓成型3D玻璃”技術進行再加工,打造出符合用戶審美習慣的對稱造型,曲面玻璃弧度延伸至機身金屬邊框上,將瑩潤如脂的玻璃質感與金屬邊框的陽剛之美完美融合,提升手感外帶來和諧的視覺之美。為了提高屏幕色彩亮度,光是在玻璃上的工序就多達15道,機身玻璃大不僅內嵌了Micro花紋,還通過數次納米厚度的鍍層處理,才得以呈現出玲瓏剔透的“珠光寶氣”。在光線的照射下,手機將呈現出五光十色的豐富外觀,每一個角度都能展現出其夢幻的光澤;在不同的底色上,不同的光澤仿若陽光照耀水面的粼粼波光,令人愛不釋手。

三星SUHD TV的量子點技術讓我們提前享受未來“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不僅在智能手機上大膽玩出玻璃的“花活”,也力圖在更大的玻璃運用場景上尋求突破。比如,在歐洲教堂中發現的彩色玻璃制品是人類藝術家對類似于量子點的納米粒子進行應用的早期實例,因為彩色玻璃中存在的金屬氧化物和氯化物與光發生的反應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量子點與光的反應。為此,三星也在SUHD TV的屏幕玻璃上創新技術,恰是利用改良的納米粒子,反射出光譜特定區間中一系列華麗的色彩,來幫助SUHD TV呈現出標志性的生動畫面,可謂“巧奪天工”。
從裝飾到科技,藝術同宗同源,在光影流轉間,用藝術家的匠心延續玻璃材質的奢華品質,我們要感謝獨特的現代工藝讓視覺藝術變得觸手可得,就像宏偉的大教堂中那些彩色玻璃鑲嵌所發出的精致光芒,煥發出現代電子科技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