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晶面板產業鏈分析
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上游核心部件。要了解玻璃基板產業,首先要把握整個液晶面板產業鏈。液晶面板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上游主要是面板材料生產;中游是面板生產組裝;下游是顯示終端生產。
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產業的最上游,也是我國整個面板產業中鏈中發展相對滯后的環節。我國目前本土企業只有極少數能夠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
通常的液晶面板按照結構劃分包括偏光板、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配向膜、液晶材料、光學膜片、IC驅動電路等部分組長。
一塊液晶面板通常要用兩塊玻璃基板,分別供作底層玻璃基板及彩色濾光片的底板使用。玻璃基板不僅僅是兩塊玻璃那么簡單,其內側具有溝槽結構,并附著配向膜,可以讓液晶分子沿著溝槽整齊的排列。在上、下兩層玻璃兩側會貼有TFT薄膜晶體管和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對于整個液晶面板行業的地位就像晶圓對半導體行業的地位,是整個面板產業中最重要的元件。

從成本構成看,兩塊玻璃基板約占整個面板成本的15%-20%左右。以42寸液晶面板結構為例,其中玻文章出處新玻網璃基板成本約為18%(其中彩色濾光片含有另外一塊玻璃基板的成本)。雖然相對于背光模組而言,玻璃基板的成本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卻是生產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


從液晶電視的制造產業鏈分析,由于液晶電視是典型的模塊化生產,而且產業分工具有明顯全球化的特點,因此符合價值鏈驅動產業發展模式,具體表現為液晶電視價值的增值在生產環節向流通環節轉變過程中先減少后增加;另一方面,液晶電視產業鏈各部分價值呈現不對稱的微笑曲線(面板生產價值增加最快,IC組件和電視代工、組裝最低,終端品牌渠道價值介于兩者之間)。因此在液晶面板產業鏈上游的核心材料玻璃基板具有享有最高的價值增加。

液晶面板價值曲線

液晶面板價值分布
面板產業是個典型的高技術壁壘(生產線代數不斷提升)、高資金投入(高世代線投入資金巨大)行業。一般情況下進入行業后隨著資金投入的加大,將要面對的是產能過剩、降價、虧損、新技術新市場被開發出來、產能不足、市場提價,再投入增加產能等一個循環過程。整個面板行業基本上很難有比較好的退出模式,通常都是采用直接關停的方式去產能。

液晶面板產業投資發展循環流程
我國TFT-LCD產業鏈結構按行業地位呈現典型的三角形,上游材料設備明顯落后,中下游依靠大資金投入和廣闊的市場需求,具有明顯優勢。

我國液晶面板產業鏈地位分布
我們通常所說的G代線就是根據玻璃基板的大小尺寸決定了液晶面板的代數。不同的代數適合切割不同尺寸大小的面板,但其中也涉及到一個切割經濟性的問題,因此要考慮到市場對某個尺寸面板的需求情況才能決定某代線是否適合切割多少尺寸的面板較為經濟合理。例如5代線最高階段的基板尺寸是1200×1300毫米,最多能切割6片27英寸寬文章出處新玻網屏LCD-TV用基板,所以5代線的上限是27英寸寬屏電視機;6代線經濟切割的上限是37英寸;7代線經濟切割的上限是46英寸;8代線的基板尺寸是2160×2460毫米,最多可以切割8片46英寸LCD-TV基板,切割6片52英寸LCD-TV用基板,52英寸是8代線的經濟切割尺寸。
近年來我國液晶面板產業發展迅速,未來兩年大陸總共約有10條高世代液晶面板建設投產,同時由于韓國逐步削減低世代面板生產線轉向OLED的生產,屆時我國的面板產能有望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目前國內總共有24條已投產的4.5代以上的TFT-lCD生產線,4條AMOLED生產線。
按代數分,4.5代線4條、3.3代線6條、6代線5條、8.5代線9條,總體看高世代線的占比較大。從投產廠家來看,京東方無疑排名第一,總共有6條線并且一半是8.5代線,華星光電雖然只有三條線,但兩條都是8.5代;深天馬5條線基本都是6代以下。
2.液晶面板供需分析
長期看面板市場供大于求
由于近年來我國面板生產線不斷加大投入,未來產能能夠完全滿足下游需求。目前大陸還有13條液晶面板正在建設或規劃中,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預計集中于2018年左右投產,建設中的生產線基本以6代LTPS和8.5代線為主,最高的為華星光電的11代線。屆時我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面板生產國,因此長期看面板產能過剩的局面不可避免。

液晶顯示器出貨量及增速

電視面板出貨量及增速
從出貨量來看,2010年以后無論是電視用液晶面板還是普通液晶顯示器的出貨均保持在個位數的年增長。從細分結構來看,未來液晶面板的大規模增長點在大尺寸家用電視領域,60及60寸以上電視講引領面板主流;另一方面小尺寸消費電子面板的需求空間有可能受到OLED等新型顯示器件的沖擊較大,出貨量可能會逐步減少。因此8代以上線將成為我國面板線的主體部分。
短期看兩年內面板供應趨緊
長期面板產能過剩的預期并不能掩蓋一段時期內面板短期的局面。進入2016年,在市場一致看空面板行業的背景下,從二季度開始市場明顯出現了供給偏緊,供需比已經從1季度的低于80%上漲到3季度的90%以上。根據IHS的預計,市場偏緊將會在2017年表現的更為明顯,并將延續到2018年。
面板趨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韓日國面板廠受到中國大陸廠商產能擴展的擠壓不文章出處新玻網停的關停面板生產線,從而導致在新產能投產前的面板供給偏緊。三星近期宣布2016年底要關停G7面板生產線(占全球大尺寸面板產能的4%,三星從11年開始已經陸續關停了G3和G4生產線,三星未來將重點投向OLED領域);日本方面,夏普32英寸面板的8代線2015已經停產,松下即將全部退出面板產業。
(2)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面板價格的走低帶了大屏幕液晶電視機價格下調,消費者紛紛購買大屏幕電視引導需求升級導致了面板供給偏緊。
面板出貨量的減少在中小尺寸領域更為明顯,除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外其他幾乎所有的面板廠商都在縮減中小尺寸供應量。根據IHS的預測2016年32寸面板的出貨量有望達到7850萬片,相比于2015年的9250萬片將出現大幅度減少。
面板出貨量減少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今年下半年價格的明顯上漲,根據群智咨詢統計,國內32-43英寸中小尺寸面板價格半年上漲了約40%,49英寸大尺寸價格半年約上漲10%左右,預計此輪價格上漲有望維持到明年。
3.玻璃基板行業分析
玻璃基板制造工藝簡介
玻璃基板通常分為有堿玻璃及無堿玻璃兩類。有堿玻璃包括鈉玻璃及中性硅酸硼玻璃兩種,主要應用于TN及STN LCD上,全球主要廠商以日本為代表(旭硝子和電氣硝子),通常以浮法工藝為主;無堿玻璃以無堿硅酸鋁玻璃為主,其堿金屬總含量在1%以下,主要用于TFT-LCD上,主要廠商是美國康寧,以溢流熔融法為主。
玻璃基板的生產流程通常分為前端和后端兩部分。前端就是把石英砂投進熔爐,發現固體到液體再到固體的相變,出來玻璃基板,這是前工序。后端就是把前端生產出來的玻璃基板進行切割、研磨和拋光等加工。
當今主流玻璃基板生產技術有三種,分別為浮式法、流孔下引法、及溢流熔融法。熔融溢流技術可以產出具有雙原始玻璃表面的超薄玻璃基材,相較于浮式法(僅能產出的單原始玻璃表面)及流孔下拉法(無法產出原始玻璃表面),可免除研磨或拋光等后加工制程,同時在平面顯示器制造過程中,也不需注意因同時具有原始及與液態錫有接觸的不同玻璃表面而造成玻璃表面性質差異,目前已經成為TFT-LCD玻璃基板的主要方法。
玻璃基板行業高度集中,國產替代空間大
玻璃基板行業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制造工藝復雜,高技術門檻,核心技術只被少數國家所掌握。目前,全球基板的主要供應商為美國的康寧、日本的旭硝子、電氣硝子、安瀚視特等幾家占據了市場99%的份額,其中康寧占據了50%的份額。國內玻璃基板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目前只有彩虹和東旭掌握了生產技術,能夠實現批量生產。
前玻璃基板在液晶上游原材料中相比于液晶材料、背光源、偏光片、驅動IC來說的國產化比例非常低,明顯表現出對面板產業的支撐不足。


從全球范圍來看,玻璃基板廠商基本都在液晶面板廠商周圍建廠布局,主要考慮到玻璃基板高昂的運輸成本。
國內現在高世代液晶面板(以G8.5為代表)用玻璃基板都由國外廠商提供,國內目前還沒有本土廠商自主生產線。除了康寧在北京、旭硝子在深圳和昆山、電氣硝子在廈門已經投產外,為進一步搶占中國市場,今明兩年又將有旭硝子在惠州,電氣硝子在南京,康寧在重慶的8.5代基板線將投產。

康寧公司毛利率

康寧公司凈利潤率
玻璃基板生產技術門檻高以及高行業集中度使得主要廠商壟斷了高額的利潤,以康寧公司為例,公司長文章出處新玻網期以來綜合毛利率都維持40%以上(玻璃基板的毛利率更高),凈利潤率也保持在20%以上。不過隨著中國大陸企業紛紛涉足基板行業,未來龍頭公司的利潤水平必然會被逐步侵蝕,并且會不斷通過降價策略來打壓競爭者的進入。
本土玻璃基板廠商經過多年積累,目前主要有彩虹股份,東旭光電和中國建材幾家國內玻璃基板廠,相比于國外幾家公司以8.5代線為主,國內三家廠商基本都是投產在5代線和6代線。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彩虹開始計劃建設8.5代玻璃基板生產線,雖然目前是后端加工為主,但這次突破必將為后面打通全產業鏈做了有效的技術儲備。
玻璃基板行業供需分析
由于玻璃基板的投產更多的是根據下游面板廠商的建設情況進行配套,因此產能過剩情況較面板行業要好很多。從全球范圍看,玻璃基板產業未來幾年整體保持穩定增長。
需求端:得益于液晶電視平均尺寸的提升,預計從2015年到2018年玻璃基板面積需求將以年平均4.5%的增速增加。
供給端:隨著新產線陸續投產,預計從2015年到2018年玻璃基板產能將以年平均2.7%的增速增加。
因此,總體看全球玻璃基板的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但存在著局部尺寸供需失衡的可能性。

全球玻璃基板產能

全球玻璃基板需求
4.公司分析
公司股權變更有利于做強主業
彩虹股份一直以來是我國顯示器件行業最主要的生產商。從2005年開始公司開始轉型,實現了從傳統的CRT彩管向液晶面板用玻璃基板的轉變。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為G5、G6和G8.5液晶基板玻璃,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外液晶面板廠商用于液晶面板的制造。
公司在2015年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股權變更,在實際控制人不變的前提下(仍然為中國電子集團),中電彩虹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分別受讓彩虹集團持有的彩虹股份11.10%的股份和彩虹電子持有的彩虹股份13.50%,交易完成后中電彩虹擁有彩虹股份24.60%的股權,目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具體股權結構圖如下。
股權變有利于進一步理順彩虹集團、中電彩虹和彩虹電子、彩虹股份兩家上市公司的關系,壓縮管理級次,突出彩虹股份作為中國電子集團下面唯一文章出處新玻網玻璃基板生產平臺的地位,配合做強整個集團旗下的顯示器件產業。
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電子集團下屬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鏈中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和產業內優質公司,如下:
1.彩虹集團:彩虹股份(600707.SH)、彩虹新能源(00438.HK)
2.南京中電熊貓:南京熊貓(600775.SH)、華東科技(000727.SZ)、南京熊貓電子(0053.HK)
3.長城計算機:長城電腦(000066.SZ)冠捷科技

彩虹股份股權結構
短期盈利難度大

彩虹股份主營收入
公司在2012年徹底完成了彩管業務的剝離,全面投入到玻璃基板行業,但幾年來公司在新型顯示器件領域步履艱難,基本上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的狀況。
2012年公司出現過歷史上最大虧損,當時主要原因是有兩方面:
(1)傳統(CRT)業務呈現快速下滑趨勢,公司CRT生產線已基本停產做了處炮,對固定資產以及在建工程項目進行了大量的減值提取,嚴重影響了當期利潤。
(2)雖然公司2010年定增投產了G5和G6生產線,但經過兩年建設到2012年并沒有實現有效的量產,尤其是G5一直處于虧損,同時全球主要玻璃基板廠進行了大規模降價,進一步壓縮了公司的利潤。
2015年玻璃基板市場競爭依舊激烈,G5代玻璃基板的價格已經從2013年的300元一張跌落到2015年的100元一張,公司存貨水平依然處于高位。
2015年,公司基板玻璃產量同比增長80.73%,銷售量同比增長62.94%,其中G6產品通過主力機種認證,快速打開銷量,同比增長162%。2015的主營收入有了明顯增長,得益于G6產品銷量的大幅度增加,全年實現收入2.34億同比增加了47.22%。公司2015年進行了資產處炮,控股子公司陜西彩虹電子玻璃有限公司轉讓了CX01生產線、CX03生產線相關設備給彩虹集團公司,避免了虧損。
公司未來重點在G8.5代線
彩虹的8.5代線是本土企業第一家擁有完全自主技術的生產線。公司從G5和G6開始進行了大量的研發和技術儲備,目前掌握了從前端到后端的所有技術。彩虹以前只有后端技術,現在已經突破了前端的技術壁壘,隨著LCD生產線的更新,配套的基板玻璃的爐子越大,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經過2014年到2015年的研發,公司目前掌握了G8.5的熔爐技術,困擾已久的玻璃成型也已經解決。
2016年8月10日,彩虹發布兩款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
(1)國內首條G8.5液晶玻璃基板精細加工生產線產品成功下線并通過用戶認證。
溢流法高鋁蓋板玻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G8.5液晶玻璃基板產品,是國內首塊高端顯示用G8.5超薄液晶玻璃基板,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更高應變點、更低熱膨脹和更低熱收縮等性能,滿足高分辨率顯示技術應用的需求,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溢流法高鋁蓋板玻璃產品,具有超潔凈的表面質量、優異的抗刮劃性能、高離子交換深度、高透過率等特點,達到了同類產品國際先進文章出處新玻網水平。目前已與國內多家用戶簽訂購銷協議,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前景廣闊。
從液晶面板對玻璃基板需求的趨勢看,大尺寸玻璃基板是未來的主流,國內廠商投產大尺寸面板給公司帶來的巨大的市場空間。目前全球G8.5代玻璃基板總共有100多條生產線,康寧最多,其次為日本兩家玻璃巨頭,(電氣硝子NEG、旭硝子AGC),前三家市場占有率92%左右,產地一般都在日本、臺灣和韓國。在中國大陸,康寧在亦莊建了2條8:5代線,東旭光電在福建與電氣硝子合作建設了一條8.5代線(投資比例僅占月10%,沒有核心技術,只收取加工費)。從配套看供需基本平衡,但國內廠商的占比非常小,未來替代的空間巨大。
彩虹的8.5代線已經具有全產業鏈生產能力。前幾年公司的8.5代線只能進行后端加工(切割、研磨、拋光),后端的玻璃基板主要從日本采購,公司只能獲得微薄的加工費;現在公司已經具有前端技術(實現固體到液體再到固體的相變)。公司前端生產最大的問題來自于資金短缺,建設一天前端生產線需要投資10億元,這些資金將通過定增解決。一天完成前后端生產線建成需要15個月左右,預計2016年底第一條前端生產線將投產,有望實現月產能5萬片。
公司2016年上半年調整了定增方案。原計劃是募集70億元資金用于合肥8.5代玻璃基板項目建設,調整后方案除了玻璃基板外還增加了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計劃總投資280億)。
從產能看,預計到2018年公司的6條8.5代線建成后(包括6條熱端線和3條后加工生產線,其中4條熱端線兼容8.6代液晶基板玻璃)年產能有望達到340萬片。2017Q4年將有第一條8.5代線投產(包括前后端),咸陽的TFT-LCD將于2018年2月投產,如果進展順利,玻璃基板產線完全可以配合上面板的投產進度。
彩虹的玻璃基板業務未來重點服務于咸陽8.6代線面板、中電熊貓8.5代線(已于2015年3月投產)面板和惠科的8.5代線面板。目前公司的主要下游面板客戶是中電熊貓,彩虹2016的計劃銷售280萬片,到現在實際銷售150萬片,預估今年完成約200萬片,低于計劃的主要原因是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投產不暢(主要基板供應商是彩虹和日本NEG),中電熊貓的IGZO量產爬坡遇到困難,從而影響了彩虹的出貨量。后面公司會積極開拓咸陽合成都客戶,分增加出貨量并且分散風險。
彩虹目前玻璃基板整體良品率較前幾年文章出處新玻網有了穩定提高,目前前端窯爐良品率維持在85%左右,這個略低于康寧公司85%—90%的水平。從實際使用效率看,與全球龍頭企業的良品率差距對終端產品的影響并不大,因為不合格產品依然可以回爐重新生產。隨著未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良率問題并不會成為公司與全球龍頭企業競爭的短板。
蓋板玻璃業務是彩虹另一個發展重點
公司在2015年為了集中資源重點建設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從而將控股子公司的CX01生產線、CX03生產線相關設備及專利技術出售給了彩虹集團。CX01生產線、CX03生產線相關設備原用于生產5代液晶基板玻璃產品,出售完成后彩虹集團將對CX01生產線、CX03生產線將進行改造專門從事蓋板玻璃業務。雖然目前蓋板玻璃業務已經并不在上市公司體內,但我們認為未來集團對這塊業務必將加大投入,有望成為集團下面一塊非常優良的資產。
蓋板玻璃通常是顯示器件最外層的保護玻璃(cover glass或者cover lens),核心功能是保護下層的LCD組件,核心性能包括:
(1)極好的表面光潔度
(2)極高的表面硬度和超強的防刮傷性能
(3)極高的表面強度
(4)精準的尺寸控制
(5)極好的金屬視覺效果
(6)高硬度(莫氏硬度8H),高透光性。
蓋板玻璃全產業鏈分三部分:(1)上游蓋板玻璃制造商,代表企業康寧、AEG、NEG(2)中游玻璃蓋板加工商,代表企業藍思、伯恩、歐菲光等(3)下游手機制造商,蘋果、三星、華為等。

蓋板玻璃產業鏈
蓋板玻璃作為手機的前面板,最核心的要求是耐磨和防摔,即對玻璃的硬度和強度都提出很高要求,在達到高硬度也就是耐磨的同時實現高強度即耐摔難度非常大。因為技術的巨大障礙,蓋板玻璃目前基本被康寧一家壟斷(日本的AGC、NEG以及德國的肖特雖然也有產品,但占比非常小)。
康寧在1962年就研制出具有極高強度的Chemcor系列玻璃。但由于當時價格等原因并沒有被市場接受。1971年康寧關閉了Chemcor項目。直到2000年以后隨著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的發展,康寧在2006年底重啟Chemcor玻璃,將其運用在手機領域,尤其是公司獲得了蘋果手機的訂單后極大的促進了蓋板玻璃的發展。目前康寧旗下的大猩猩玻璃已經基本壟斷了全球手機的蓋板玻璃市場。
手機和平板作為大眾電子消費品,品牌非常重要,故各手機消費商都非常注意元器件的選擇,如果元器件出問題,那手機批量出問題,損失巨大,故手機和平板廠商一般只選擇行業龍頭的成熟產品。
從生產工藝看,目前蓋板玻璃主要有兩種生產方法:液流加壓法和浮區爐法,康寧使用的液流加壓法,日本旭硝子和電氣硝子采用的都是浮區爐法。總體來看,液流加壓法技術較浮區爐法存在明顯技術優勢。
正由于康寧的技術優勢,使得其多年來壟斷了蓋板玻璃市場。康寧所有的業務中,蓋板玻璃利文章出處新玻網潤最高(毛利率高達80%)遠遠超過玻璃基板。
蓋板玻璃伴隨著手機出貨量的提升,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根據Gartner的分析預測,2015年全球蓋板玻璃出貨面積約為33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市場規模為101.7億美元。未來在在移動設備以及汽車帶動下,2016-2020年蓋板玻璃市場將以11%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20年,全球蓋板玻璃市場規模約為170億美元。
除了日本企業,國內也有廠家涉足玻璃蓋板領域,但總體水平較低,很難量產進入市場。
彩虹集團近年來也進行技術研發,已經握液流加壓法制備蓋板玻璃的全套技術,包括原料配方,爐子工藝等,良率目前接近90%。由于采用康寧的技術,產品性能要優于日本旭硝子和電氣硝子,并且能夠做出與康寧水平不相上下的產品。
彩虹集團在玻璃蓋板領域的戰略是在未來幾年能夠進入蓋板玻璃主要生產商領域,能夠與一線廠商分享市場。目前公司有一條在咸陽改造后的蓋板生產線,計劃年產能100萬平方米。公司還計劃投建設8條蓋板線(咸陽4條,長沙4條)主要為了配套當地的手機蓋板玻璃供應商。隨著國內手機廠商的崛起對蓋板玻璃的需求將快速增加;同時由于康寧的壟斷高價,手機廠商也希望有新的競爭者加入。
目前公司蓋板這塊的主要問題就是產能不足。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彩虹僅有的一條線的供應量是遠遠不夠,手機廠需要的長期穩定供貨,因此公司會加快新線的投產。在客戶開發領域,公司已經在和部分主流手機廠商進行接洽,并努力實現在年內與下游廠商及代理商的簽約。
彩虹進入蓋板玻璃領域直接面對的競爭者就是行業壟斷者康寧。與康寧相比,彩虹也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1)公司在專利上也有儲備,目前已經與康寧在專利上達成協議,互不追究。
(2)康寧在市場上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其實每代產品提高并不多,但高檔手機為了吸引消費者都會優先選擇康寧最新代產品;中檔手機對成本敏感度高,有優先采用非最先進產品的訴求(消費者體驗差別不大)
(3)公司熔爐體量較小,能夠隨時調整性能不斷改進,應對產品的降價。
(4)康寧的售價很高(40-50美元),彩虹差異化競爭,目標客戶集中于國內手機廠商。
(5)相比于日本企業,公司有更好的技術儲備,有持續技術跟進的能力。
5.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根據公司經營現狀我們預測今年公司仍將虧損,但2017年以后G8.5代線有望實現出貨,同時公司G6代線對外銷售也在穩步提升,公司將進入以高世代玻璃基板為主的時期,業績有望來自于主業的增長,跨越拐點實現歷史性突破。
關于市場對于彩虹股份質疑的解釋
Q:彩虹何時能夠盈利。
A:我們認為公司長期在虧損和微利間徘徊的主要原因是:
(1)傳統CRT業務退出帶來的大量資產處炮嚴重拖累了業績。
(2)新玻璃基板業務從開始進入到放量出貨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玻璃基板的高技壁壘以及資金投入是的一個新進入者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實現盈利。
(3)轉型玻璃基板后起始階段研發比較慢,良品率比較低、研發也在積累階段,故毛利率比較低,利潤上不來。相比同行業的東旭光電,因為他們還有玻璃設備業務,這塊一直產生利潤,故財務數據表現相對更好一些。
(4)行業主要競爭者不斷通過技術升級和降價策略擠壓新進入者的生存空間。
(5)受制于國企不夠靈活的機制,公司對于市場的應變能力不夠,同時公司的經營效率不高。
我們認為隨著公司8.5代線的順利投產,尤其具有了以前沒有的穩定客戶(南京中電熊貓8.5代面板線和咸陽8.6代面板線),同時大陸不斷興建高世代面板廠,公司有望不斷開拓新的用戶,這肯定使銷售情況有大的改善。
另外從下游需求來看,8.5代面板線主要用于大尺寸液晶電視,全球正進入從中小尺寸向大尺寸更新換代時期,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競爭者并不容易通過降價措施擠打壓對手,這樣保證了公司獲得穩定的利潤空間。近期日韓企業紛紛在關停G7代及以下的面板生產線,導致中小尺寸供應偏緊,這一局面可能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這為公司目前的G6代基板線帶來了好的市場機遇。
綜上判斷,我們預計2017年公司非常有希望代在8.5代線的帶動下實現盈利,2018年將進入業績釋放期,因此2017年將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拐點。
Q:大陸面板廠商紛紛投資新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等面板線全部投產會不會導致下游需求的過剩,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公司的G8.5會不會重蹈2010年G5、G6的覆轍?
A:從產業發展看大多數產業都遵循:“資金投入加大、產能過剩、降價、虧損、新技術新市場被開發出來、產能不足、市場提價,再投入增加產能”等一個循環規律。我們判斷大陸面板企業現階段正處于消費升級引導的新技術新市場被開發這個階段,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快速滲透會在一段較長時期內引導面板企業進行投資,此外電子顯示尺寸每大一個尺寸,就要消耗掉更多的高次代線的產量,因此短時期內產能明顯過剩的局面不太容易出現。另一方面三星不停的關線、日本的群創和友達也沒有再投資的能力,這也會導致幾年內面板產能偏緊。
價格方面看,我們預計今明兩年,玻璃基板的價格穩定甚至有所回升。到2017年下半年、2018年,估計價格還會有變化,主要是京東方的線、南京熊貓的線都會陸續出量帶動了對基板的需,因此公司在G8.5代線基板這塊近幾年不太容易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
2010年公司定增G5和G6時,技術儲備較弱帶來產品良率爬升較慢,更為重要的是中小尺寸面板產能過剩嚴重傳導到上游導致基板價格下跌明顯,因此公司受供需兩端擠壓虧損不可避免。現在公司G8.5無論從技術儲備還是面臨的市場環境來說都和以前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公司我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產能的快速釋放以及目標客戶的穩定供貨,現在看來這些條件都已經具備。
Q:今年以來OLED成為市場關注的明星,OLED的大規模運用會不會給傳統LCD企業帶來致命打擊,從而會嚴重影響彩虹的發展前景?
A:關于OLED和LCD之爭一直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兩種顯示器件的優缺點。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最大的不同是無需背光燈,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相比于傳統LCD,OLED的主要優點是色彩顯示效果好,可彎曲、自發光、輕薄、;但也存在諸多缺點:使用壽文章出處新玻網命短、大尺寸面板良品率低、能耗高、生產成本高。
(2)傳統LCD自身的技術改進更值得關注。市場在更多關注OLED的同時忽視了LCD這個成熟產業自身的技術進步。例如更高色域的4K、8K、10K、更新的技術都是前進方向,近期量子點技術的運用也是LCD顯示技術的一個重大革新。
量子點(Quantum Dot)是肉眼看不到的,極其微小的無機納米晶體。每當受到光的刺激,量子點便會發出非常純凈的有色光線。使用量子點材料的背光源是目前色彩最純凈的背光源。量子點電視使用色彩最純凈的量子點光源作為背光源實現全色域顯示,能最真實還原圖像色彩。可以預見QD很有可能成為LCD對抗OLED的核心技術。這也是傳統LCD電視制造商發展的重要方向。
(3)對于彩虹來說,無論是OLED還是LCD都要使用玻璃材質做基板,兩者的差別是LCD需要兩塊,OLED需要一塊。所以玻璃基板仍然可以供給OLED生產線。公司目前的玻璃基板計劃瞄準高次代線LTPS玻璃,即使以后OLED量也越來越大,公司產品將來也可以用在OLED生產線上,包括未來的柔性顯示玻璃都可以使用現有的玻璃基板生產線。
我們的觀點是:正因為LCD和OLED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因此現階段無法判斷誰更有優勢。可以確定的是在文章出處新玻網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兩者仍然會共存(LCD與CRT也共存了很多年)。無論技術最終選擇誰,作為上游材料的彩虹都是產業鏈不可繞開的供應商,因此我們無需過分擔心新技術對LCD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