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緩慢增加,供給側任重道遠。
據統計,七至八月份玻璃生產線點火復產8條,日熔量5500噸/天;九月份新點火生產線1條,日熔量900噸/天。玻璃生產線從點火復產到實際玻璃的產出,將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七月份至目前,玻璃實際產能恢復2800噸/天,這說明接下來產能還有一定的上漲的空間。
長期來看,去產能仍是主基調。7月30日在武漢召開“平板玻璃行業去產能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交流大會”,會議指出將淘汰落后產能,壓減平板玻璃產能,實現產能利用率不低于85%。2008年至今,玻璃產能數量一直在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遠遠超過了需求,從而導致玻璃的價格一直在下降,利潤空間也被不斷的壓縮,不少生產線紛紛停產或冷修。2014年9月份以來,產能利用率一直處于低位。本人認為,供給側的核心在于去除閑置的生產線,通過降低玻璃的總產能,嚴格控制實際產能的增加,才能將產能利用率控制在85%以上。另外,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環保方面脫硫脫硝的要求,提高了玻璃的生產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期產能的盲目增加。因此,后期玻璃產能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穩中有增或將成為主旋律。

旺季需求不及預期,后市不容樂觀。
玻璃的需求端在旺季的表現差強人意,下游出貨放緩,導致了玻璃庫存的小幅累積。玻璃的需求70%以上來自地產,根據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八月份房屋統計數據,地產新開工面積及銷售面積增速進一步放緩,竣工面積增速也出現了松動,下降到了20%以下,這對現階段玻璃的需求很難繼續維持強有力的支撐。
雖然地產數據較去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速,但是持續性不容樂觀。房地產的高庫存及地產泡沫依舊存在較大的隱患。截止今年八月份,地產待銷售面積累積達到70870萬平方米,雖然較年初小幅回落,但是去庫存之路依舊是任重而道遠。今年地產銷售的增長主要是金融加杠桿下的投機現象。據央行公布數據,今年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其中居民新增貸款4575億元,占比接近99%。當住房脫離了剛需而成為一種瘋狂投機的資產時,其增長持續性令人擔憂。而國家政策方面對樓市調控繼續縮緊,目前主要針對二線城市,蘇州、南京、廈門及杭州紛紛出現了限購政策,樓市降溫或將繼續。因此,長期來看房地產保持強勢的可能性不大。

綜上所述,玻璃產能的逐漸恢復及需求不及預期情況下,短期內很難繼續維持強勢。同時,汽運新規的出現提高了運輸的成本,不少廠家降價補貼運費,因此,近期現貨價格或將保持穩中走弱為主。從長期來看,玻璃行業在目前的高利潤下,實際產能很難收縮,而地產對玻璃的需求保持強勢的可能性不大,預計明年將會開始走下坡路。因此,本人認為玻璃上漲的預期已經減弱,在缺乏新的需求增長點的情況下,上行空間已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