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上旬
玻璃漲勢喜人,華北沙河依舊延續優勢,華東、華南地區召開會議跟隨上調,然而華南市場浮法原片大幅漲價,導致工程加工玻璃企業生產成本急劇上升、企業經營舉步維艱,普遍出現了停止接單、大幅減產的現象,同時南北價格差異明顯,華北市場玻璃流入外阜數量逐漸增多,南弱北強格局逐漸呈現。
九月下旬
國內整體玻璃市場庫存繼續小幅下降,華北地區玻璃價格小幅上漲,前期漲幅過大的華南地區玻璃價格出現下跌同時產能有所增加,本溪迎新二線800噸引板生產,浙江旗濱長興三線600噸灰玻改成白玻。臨沂中玻生產線有點火計劃,具體時間待定;沙河大光明點火復產和德金新建生產線也沒有具體點火時間。然而自20號以來沙河廠家整體走貨速度偏緩各生產企業開始降價促銷,而且降幅偏大,刺激走貨。整體而言“金九”成色表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金八”提前到來“金九”有所打折
8月玻璃市場上演了瘋狂上漲的行情,這一輪上漲面積大,漲幅大,是近幾年最大幅度的一次上漲。以沙河地區為例,月上漲超過3元/平方米,單月漲幅達到10%,華南、華中市場漲幅也在10%以上,東北、華東、西南等地區緊隨其后,企業頻繁調價,因庫存處在低位多數能順利履行。同時企業復產情緒較濃。
玻璃行業的“金九銀十”行情8月提前到來了一波,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同時上演了瘋狂上漲,表現有失理性。
其上漲原因可以分為三部分,除了玻璃在資本市場上的炒作是一個誘因之外,其主要上漲因素中的“干貨”除了房地產組合拳的重擊之下有所好轉之外,另一個主要因素則是供給側改革有了初步成效,在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強力控制下,2016年前半年去產能效果明顯,水泥、玻璃在內的主要建材品種產能、產量實現雙降,雖然下半年因旺季預計有抬頭趨勢,但去產能的效果顯現了出來。尤其以當前的社會庫存處在低位即可看出,漲價得以順利實施,是離不開庫存低位、產能下降的支撐的。
“金九銀十”是玻璃行業的傳統旺季,提前到來的“金八”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旺季需求,因此“金九”成色被打折扣。隨著企業復產潮的再次來臨,如下游需求仍處在當前狀態,則很有可能價格未漲到位,便被需求打壓上漲幅度受限。
二、運輸新政
政策方面燃料、純堿、運費均在上漲,特別是史上最嚴限公路超載令自9月21日起施行,平均每輛車至少較過去少運6噸玻璃。大大增加了浮法玻璃企業的物流成本,所以對于華北地區而言將市場主要轉移到周邊地區,各廠家價格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
當然運輸新政導致的成本增加,以及價格的波動使得購買者都處于觀望狀態直接影響了玻璃出庫,因此各廠家紛紛小幅調整價格試探購買者意愿。另外華南市場為了修正和外埠價格差異上周末對市場價格進行了下調也是影響沙河玻璃價格的一大因素。
但結合目前房地產火爆狀況,從浮法下游需求看,加工企業訂單環比有所增加,但十一長假可能也對出庫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整體旺季支撐仍在,因此對價格不會出現太大波動。對于“銀十”市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