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通常由磷基或硅基分子構成,這些分子以有序但非晶的三維構造結合在一起。通過實驗,稻葉誠二和同事將玻璃的微觀結構改變成了類似于橡膠分子的鏈式結構——相當長的氧化磷鏈以較弱的力彼此連在一起。科學家在高溫下拉伸這種玻璃后,它可以回縮大約35%——展現出了正常玻璃從未有過的彈性。這種彈性玻璃的相關研究論文,去年12月在線發表在了《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
稻葉誠二現供職于日本旭硝子株式會社(Asahi Glass,日本一家玻璃制品公司),他說自己還需要繼續努力。目前這種玻璃在220~250℃下的回縮表現不錯,但設計師希望玻璃在室溫條件下最終也能達到這樣的表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材料科學家邁克爾·德姆科維茨(Michael Demkowicz)指出,工程師可以用稻葉誠二的方法,為已經可以成為優良導體的玻璃再賦予彈性。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失手掉下一部手機或一只酒杯時,就不會再有碎片崩濺的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