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華映科技財報內容顯示,鑒于公司子公司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立視”)項目一期已穩定生產與銷售,并已開發出 3D 曲面玻璃、抗菌玻璃等系列產品及冷激光切割等技術。為進一步開拓業務,同時增加項目一期產品附加值,公司擬向科立視增資約 6 億元用于補充科立視一期流動資金及拓展 3D 曲面玻璃市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方面由于受限于OLED技術,三星獨占OLED市場;另外一方面,三星已經將7代線撤出,國內京東方等廠家也紛紛在布局OLED領域,而搭載OLED較好突破常規的銷售手段便是應用3D曲面玻璃。此外,曾經當三星首次搭載3D曲面屏,便在行業中樹立了曲面玻璃旗幟,力軍突起,其銷量更是達到非常好的效果。總體而言,OLED市場會給3D曲面玻璃帶來市場蓬勃發展之機。”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表示。
據第一手機界了解,當大部分廠商還在生產2D、2.5D玻璃的時候,科立視在2015年已經開始布局3D曲面玻璃,到目前為止,已經出貨給國內手機廠商,2016年3D曲面玻璃產能達到500k/月,預計明年產能將達到2.5kk/月,2017年產能達5.5kk。
其實早在8月30日的公告中,便可發現,為挖掘 3D 曲面玻璃市場的投資機會,掌握 3D 曲面玻璃的核心技術,逐步布局 3D 曲面玻璃全制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及一站式便捷服務,華映科技子公司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立視”)擬與東莞市冠和光學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和”)共同出資設立福建三帝光學玻璃有限公司。
基于客戶提出3D玻璃智能裝備系統集成商需求,在技術、產能方面仍然需要不斷突破。目前在3D領域我們已經在給三線手機品牌供應3D蓋板玻璃,目前在3D領域,科立視目前產能并不大,但是,目前3D 熱彎良品率處于業界領先水平。在折角、彎曲交界處難點得以突破,隨著時間推移及技術進步,3D曲面玻璃面臨的問題都能得到較好解決。”華映科技董事會秘書表示。
雖然雖然 3D 曲面玻璃應用前景廣闊,但 3D曲面玻璃在熱彎、拋光、貼合、鉆孔等工藝上仍存在技術瓶頸,目前國內具備 3D 曲面玻璃量產能力的廠商較少。科立視是專業的高鋁硅酸鹽類蓋板玻璃廠商,在3D 熱彎成型工藝上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經驗。
目前,科立視 3D 熱彎良品率處于業界領先水平,并且已經獲得了客戶的認可。從自主研發玻璃配方到玻璃板生產再到玻璃完成品,科立視均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冠和 3D 曲面玻璃加工制程較為完整,可配合科立視 3D 曲面玻璃全段代工,尤其在 3D 產品 PET 真空貼合技術超前。雙方合資公司三帝光學將專用于科立視 3D 曲面玻璃 PET 真空貼合的代工。
科立視與冠和的合作有利于發揮各自在 3D 曲面玻璃生產制造的技術勢,有利于科立視儲備 3D 產品 PET 真空貼合技術及人才。雙方合資設立三帝光學,能夠為科立視提供穩定的 3D 曲面玻璃代工,有利于科立視進一步布局3D 曲面玻璃全制程,降低損耗、成本及產業鏈波動風險,同時滿足客戶一體化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的需求。
而從市場上3D蓋板玻璃的應用上來看,今年底到明年初有不少的國產手機新一代旗艦機都將考慮采用雙面3D曲面玻璃工藝。其中就包括OPPO的Find9、小米的Mi Edge/Mi Note Edge/魅族的PRO6 Plus等。
雖然說目前使用3D曲面玻璃的智能手機在整個市場中的比例還比較小,大部分還是以2D、2.5D為主。從品質、性能、良率的角度來說,3D曲面玻璃還不能說已經完全成熟,仍有一些問題待解決和進一步改進,但外形上變革和差異化的趨勢已經比較明確。
而在3D曲面玻璃領域,藍思科技可謂是曲面玻璃浪潮最直接受益的企業。早在5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研發3D曲面玻璃,藍思科技與伯恩光學占據3D曲面玻璃市場份額95%以上,且藍思科技2016年3月份3D玻璃出貨量已躍居第一。
近日,藍寶石產業龍頭奧瑞德宣布與中小顯示制造商華映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藍寶石、陶瓷、3D熱彎玻璃、類金剛石鍍膜、顯示屏、相關設備制造等產業鏈方面進行戰略合作。
而華映科技總經理林盛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搶奪下一世代保護玻璃商機,華映科技下半年將完成人民幣100億元籌資案,其中13億元用于科立視2.5D和3D玻璃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