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激動,當時真的非常激動!”
時隔40年,回憶起1984年1月22日那天,看到第一片平板玻璃,從凱里玻璃廠的引上機出來時,今年71歲的王貴生,仍然激動不已。
不難理解,1972年,還是年輕小伙的王貴生,就開始和很多職工一起參與凱里玻璃廠建設,條件艱苦,歷經十余年,終于看到成果問世,擱在誰身上,都是一生難忘的事。
比王貴生晚幾年進廠的姚敦謀,也和當時的工人共同見證了全省第一片平板玻璃在凱里誕生的歷史時刻。
“在我們這樣的山區,能生產出用于建筑的玻璃,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非常先進的,非常現代化的。”現年70歲的姚敦謀,回首往事,依然感慨不已。

(圖為1988年凱里玻璃廠全景由凱里市西門街道光明社區提供)
《貴州省志•工業經濟志》(2003年出版)記載:“凱里玻璃廠是貴州唯一的生產建筑用平板玻璃的企業。該廠的設計能力為年產42萬重量箱平板玻璃,產品除供應本省市場外,還銷往國內各地。”
對于凱里玻璃廠的情況,《凱里市志》(1998年出版)用了一千余字作了單獨記載。
也許是歷史的偶然,整整40年后的2024年1月22日,位于爐碧經濟開發區的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大型廠房內,日熔125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的第一片光伏玻璃,緩緩從傳送帶輸送出來,填補了省內大型光伏玻璃生產空白,創造了全省第一。

在凱里,如果用第一片平板玻璃出產,到第一片光伏玻璃出產的間隔時間來算,凱里的玻璃工業歷史,已有40年。
如果追溯到1969年,當時的國家建材部地質勘探公司西南分公司303地質隊在凱里萬潮營盤坡發現優質石英砂巖礦,第二年開始籌備建設凱里玻璃廠,截至2024年,凱里的玻璃工業歷史,已逾半個世紀。
“我們凱里的石英砂品質很高啊,從礦山開采出來,在太陽底下是閃閃發光的。按照那個時候的預測,我們的石英砂至少用100年都用不完。”姚敦謀的語氣里,充滿了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凱地多寶藏。按照當前的勘探技術,凱里已探明的礦產種類有玻璃用砂巖、鉛、鋅、重晶石、鐵等資源。
其中,玻璃用石英砂3.28億噸,平均品位98%,遠景儲量10億噸,石灰石儲量約50億噸,白云石儲量約100億噸,按日產5150噸玻璃產品計算,可供玻璃企業使用50年以上。石英砂巖、石灰巖、白云巖“三礦”實現就近供給,為凱里玻璃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雖然到了本世紀初,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凱里玻璃廠因各種原因而逐漸衰落,最終于2006年進入政策性破產名單。然而與此同時,大量社會資本進入凱里,一大批工業項目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其中就包括凱里市凱榮玻璃有限公司。
“我們公司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凱里玻璃廠,由于原有生產工藝是采用的是平拉玻璃技術,屬于國家淘汰類生產工藝。新公司是2011年異地技改整體搬遷到爐山工業園區,形成了年產360萬重箱低輻射在線鍍膜玻璃生產線。”凱榮玻璃公司有關負責人邱御介紹。
邱御所說的這條浮法生產線,于2013年建成投產,填補了貴州省無浮法玻璃的空白,創造了全省第一。
自投產以來的十年間,凱榮玻璃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勢在必行。作為高耗能、高排放的平板玻璃行業,必須轉型發展,凱榮玻璃痛下決心,于2022年8月停產實施技術改造,堅決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就在今年1月22日,“隔壁鄰居”黔玻永太的第一片光伏玻璃成功下線后,只隔半個月,2月8日上午,除夕日的前一天,凱榮玻璃日熔化600噸低輻射在線鍍膜玻璃生產線順利點火投產。

技改后的凱榮玻璃,如同滿血復活一般,可生產超白玻璃、著色玻璃、在線鍍膜玻璃、汽車級擋風玻璃等優等產品,產品更多樣、附加值更多,迎接著更廣闊的市場。
正是由于礦藏的雄厚,給凱里玻璃工業發展奠定了十足的底氣,加上凱里市委、市政府誠意十足的招商,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貴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玻璃企業,于2020年先后落戶爐碧經濟開發區。

爐碧經濟開發區全景
黔玻永太是一家集玻璃研發、制造、玻璃深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該公司項目分三期建設,全部建成后,預計產值將達到40億元,創稅收2億元以上,可解決就業人數2000人以上。
其中,一期項目建設1×700噸/日的超白超薄玻璃生產線,早在2021年9月29日建成點火投產,2023年實現產值8.05億元,解決就業500余人;二期項目總投資14.19億元,主要建設1×1250噸/日光伏玻璃生產線和太陽能光伏玻璃組裝車間,已于2023年12月23日點火投產;三期項目正在籌建中。

海生玻璃一期項目現場一角(劉力維攝)
海生玻璃項目也是分三期建設,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總產值可達50億元,可安置就業2000人。一期項目主要建設兩條日熔化量700噸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及相關配套工程,其中的第一條生產線已經建成。當前,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第二條生產線。
從凱里玻璃廠到凱榮玻璃廠,再到黔玻永太、海生玻璃等,半個世紀以來,凱里玻璃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歷史傳承從未間斷,已經具備了深厚的技術底蘊,形成了強大的集聚效應。
“凱里這邊的玻璃原片質量好,亮度高,又是玻璃制造產業聚集區,生產要素集中,比起其他地方來說,在成本較低的同時,還能很好保障產品質量。”貴州夢瑤商貿有限公司工程主管彭圣友說。

該公司是云南雄鷹安全玻璃有限公司在爐碧經濟開發區投資的一家專業從事鋼化玻璃、玻璃制品和鋁合金門窗加工的企業,在業內擁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和經驗積累。目前正在建設鋼化玻璃、中空玻璃、夾膠玻璃3條生產線,總投資7000萬元。眼下,工人們正在緊抓工期,有條不紊地完成項目的最后建設。

黔玻永太生產的光伏玻璃(朱登芳攝)
近年來,凱里依托石英砂優勢資源,堅持“富礦精開”,位于爐碧經濟開發區的凱里優質玻璃產業園,已聚集玻璃關聯企業16戶,包括凱榮、黔玻、海生等“鏈主”企業,與凱慶礦業、全人萬和礦業等上游企業,以及元闊新材料、明潤建材、晟邦玻璃、錦昌鋼化玻璃等下游企業,初步成為貴州省重點打造的玻璃制造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