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業,既傳統又現代。穿越歷史的年輪,歷經一次次生產工藝與技術的革新,玻璃成為當今科學與工業領域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而特種玻璃更因擁有普通玻璃無可比擬的性能,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性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光學、醫藥醫療、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等領域。
在即將開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德國特種玻璃制造巨頭肖特集團(SCHOTT AG)將帶來融匯著肖特55年硬核科技實力的明星展品——被譽為“眼界最大”“最具洞察力”的肖特零度®微晶玻璃,以及涵蓋更多應用場景的近30件新展品,而其中超過半數的展品都是在進博會進行首展。

肖特德國總部
深刻感受進博會強大溢出效應
進博會已經成功在上海舉辦了五屆,每一屆肖特都不曾錯過。
“坦白地說,首屆進博會時,公司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參展,因此展位面積只有36平方米。”肖特中國區總經理陳巍回憶起當年的情景笑著說。然而,大大超乎他預期的是,在首屆進博會現場,“幾乎整個中國大市場的縮影生動鮮活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可以在展會現場與展客商交談,并參與集中簽約等各類活動,還與很多企業簽訂了協議、建立了合作關系”。此后的每屆進博會,肖特從未落下。
與進博五年的并肩同行,肖特深刻感受到了進博會強大的溢出效應。與此同時,近幾年,肖特在中國加大投資、新設工廠、引進高端生產線,實實在在地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國制造從“量”到“質”的改變。首屆進博會上的成功經驗,堅定了肖特在中國建設玻管廠的信心。2019年,工廠正式奠基。在當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順利落成并投產。在第四屆進博會上,肖特宣布在醫藥領域追加兩項重大投資。一項是醫藥系統事業部在縉云再投資3.8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另一項是追加7000萬歐元投資用于藥用玻管廠二期的建設。如今,兩個項目都在穩步推進。2023年,肖特預計將展開5500萬歐元的新一輪投資計劃,加強在華生產能力,擴大產能。
首次展出天文和宇航領域最新技術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肖特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的魅力不僅在于市場規模,更在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之一。肖特零度®微晶玻璃作為明星展品將在第六屆進博會亮相,就是其中一個生動的注腳。
肖特零度®微晶玻璃有著55年的發展歷史,因為其在極端環境下近乎為零的熱膨脹率而成為光學望遠鏡鏡面基材的黃金標準,被世界上眾多先進的望遠鏡項目所采用,包括中國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云南麗江2.4米望遠鏡。2023年9月13日正式啟用的墨子巡天望遠鏡也采用了肖特零度®和肖特光學玻璃。
諸多采用肖特零度®微晶玻璃作為鏡面基材的望遠鏡,為探索人類未知的邊界做出了貢獻。如今,零度®微晶玻璃也被選中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歐洲極大望遠鏡ELT(在建)的鏡面基材。據了解,建成后,ELT可以比人眼接收多一億倍的光,成像比哈勃望遠鏡獲得的圖像清晰16倍,零度®微晶玻璃也因此被譽為“天文望遠鏡的視角膜”。借助這只巨大的眼睛,人類將馳騁于星辰大海,探尋更多尚未發現的星系和太陽系外的行星,并以前所未有的畫質將它們展現在世人面前。
除了在望遠鏡上成為行業標桿,零度®微晶玻璃的零膨脹特性也賦予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豐富的應用靈感。從九霄云外的太空到家家戶戶的廚房,肖特零度®微晶玻璃都在大放異彩。在往屆進博會上,“老朋友”肖特賽蘭®灶具面板憑借獨特的廚房美學和科技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ELT極大望遠鏡效果圖
今年是肖特首次在進博會展出公司在天文和宇航領域的最新技術,這背后展現出的是肖特對中國市場和開放機遇的信心。肖特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何德瑞也將親臨進博會現場,并帶來一項特殊的使命:攜肖特的頂尖光學專家,就天文觀測領域的發展開展行業交流。
何德瑞表示,近140年來,肖特一直在天文和光學的交叉學科中開創先河。因此,肖特不但希望通過進博會拓展業務,也希望借助進博會的影響力,進一步了解和參與中國科研進程,推動基礎科學發展。在進博會前,肖特還將與上海天文博物館分享其在國內外天文學和先進光學領域的最新成就和進展,肖特集團在華發展和投資計劃,并邀請中國朋友沉浸式感受肖特微晶玻璃“方寸之間,光年之外”的獨特魅力。
進博會對于肖特這樣的跨國高科技企業而言“磁力”究竟有多強勁?何德瑞的一番話足以說明,“迄今為止肖特已經連續參加了五屆進博會,每一屆都有新的收獲、新的感悟,進博會已成為肖特在中國參加的最重要的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