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勇勝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開發出新型粘彈性無機玻璃(VIGLAS)電解質。相關研究已發表于期刊《Nature Energy》。

固態電池通常被譽為下一代顛覆性電池技術,為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相關的安全問題提供了一種有前途的解決方案,同時顯著提高了能量密度。這項技術成就有可能徹底革新電動汽車、能源存儲和移動設備等關鍵行業。
然而,固態電池的實際應用受到與界面穩定性和制造成本相關限制的阻礙。例如,有機聚合物固態電池在界面處表現出卓越的機械穩定性,但在化學穩定性方面卻存在不足。這種限制限制了它們的能量密度,主要是由于與高壓陰極的兼容性問題。
另一方面,商業上可行的無機硫化物固態電池雖然前景廣闊,但其制造成本高的。此外,它們需要在極高的壓力下運行,通常達到幾十個大氣壓,這給商業化帶來了重大挑戰。因此,尋找一種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的新型電解質材料對于追求先進的固態電池技術至關重要。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在其中引入氧原子,成功地在某些氯原子的位置將室溫熔鹽(即LiAlCl4和NaAlCl4)轉化為稱為LiAlCl2.5O0.75(LACO)和NaAlCl2.5O0.75(NACO)的粘彈性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