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玻璃價格走勢一波三折,波動空間加大。年初,玻璃下游深加工企業訂單情況較差,購買原片意愿不強,期貨盤面低位震蕩。年后,沙河、湖北、華東等地產銷開始走強,下游深加工企業逐步開始補庫,玻璃廠商得以持續去庫,并且保持去庫趨勢至4月底。
在全國廠庫總庫存接近歷史正常水平后,湖北地區玻璃廠現貨開始缺少,沙河廠家庫存接近底部,2409合約抬升至2000元/噸左右。4月末至5月底,玻璃期貨盤面持續快速下跌,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成本下移,原料價格下跌,包括純堿、煤價格下跌,導致玻璃生產成本下滑;二是玻璃下游采購情況較差,深加工企業補庫力度較弱。一個多月的時間,2409合約從今年最高點迅速跌至今年最低點1400元/噸左右。6月開始至今,玻璃中下游開始補庫,市場產銷轉好,期貨盤面跟隨上漲。整體上,各種政策出臺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疊加北方暴雨天氣短期又給供應端造成較大壓力,導致下游訂單火爆,玻璃現貨市場在旺季前已經出現漲價。
需要的注意的是,北方暴雨天氣只是短期影響因素,對盤面的快速拉升不可持續。玻璃原片在需求旺季前提前漲價,可能透支了部分繼續上漲的空間。且房地產行業弱現實格局尚未實質性改善,玻璃深加工企業資金問題仍存。因此,短期玻璃盤面進一步上漲驅動有限,主力合約做多風險較大。
展望未來,玻璃供應端新增產能較多,今年計劃還將新點火8條,累計日熔量為6800噸;復產點火11條,累計日熔量為6900噸;冷修14條,累計日熔量為9250噸。預計日熔量在今年9月或10月將達到本年度最高峰。因此,浮法玻璃供應有望繼續增加,行業競爭亦會加劇。利潤端,以石油焦為燃料的浮法玻璃利潤高達600元/噸,以動力煤和管道氣為燃料的浮法玻璃利潤也在250—400元/噸之間,行業高利潤導致多數玻璃廠加大生產力度,優先出貨為主。另外,保竣工保交樓政策支撐長期仍在,因此,未來供需之間的矛盾仍是期貨盤面的主要博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