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在其保存和活用上需要高度先進的技術,但隨著日本人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面對繼承者不足的課題。2021年度日本的高齡化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8.9%,而富山縣為33.1%,與大城市相比,高齡化和少子化的發展,繼承者不足也越來越嚴重。

富山縣除了傳統工藝之外,玻璃也是致力發展的產業。1985年,富山市開始了「玻璃街道建設」,不是「玻璃工藝」,而是提出從事玻璃的從制造人才培養為起點的街道建設。對該市來說,玻璃與城市有深厚的淵源。從江戶時代開始,醫藥銷售產業「賣富山藥」而聞名日本全國,而在明治、大正時代盛行玻璃制藥瓶制造,曾經有很多玻璃工匠。
邀請捷克老師教授玻璃制作
這次記者采訪了富山關于文化遺產的修復實例,以及為了技術繼承的后繼者培育,關于傳統文化的普及啟發的措施等,還參觀了挑戰人口減少時代的技術繼承的現場。另外,當地人了解到要與現代工藝融合,必須將海外市場納入視野,才有持續性的對策,隨著時代發展,當地工藝品發展必須有差異性,才可以有更大的發展。

首先來到富山市立富山玻璃造型研究所,參觀了培育活躍在世界各地玻璃造型家的日本全國首家公立玻璃藝術專門教育機構。作為第一間公立專門教育機構,于1991年成立,透過邀請海外教授來進行國際交流,將富山的玻璃活用讓海外人士認識。在該研究所的本鄉仁主任教授的接待下,采訪了來自捷克在富山教授玻璃制作的老師,以及去年入學,來自中國原為建筑師的王承龍。

另外,還在富山玻璃工作室看到透過廢玻璃的再利用開發出Remelt Blue「重熔藍」,以支持作家創作藝術作品的人的活動機制。據說,解決玻璃作家共同的課題需要「確保兩個」,就是溶解玻璃的「溶解爐」等制作場所和作品的銷售渠道。這個工作室是為解決這些課題和支援年輕作家的場所而設立,設施還有面向游客和當地小學生的制作體驗場所。從去年夏天開始,他們在制作時注意到制造很多廢材料,因而啟動了使用重熔廢玻璃的「remelt」措施。


兩位從東京來到研究玻璃工作制作的小姐說:「非常喜歡這個行業,因為可以將心中所想的變成現實中的作品,所以專程來學習玻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