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長虹扭虧為盈緣于“產業瘦身”.jpg
對此,四川長虹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這與該公司采取的“產業瘦身”舉措有關。該負責人強調,“產業瘦身”將根據各業務單元的經營情況及公司戰略發展方向進行,該公司將堅持以戰略目標與財務目標為核心訴求,確保存量資源集中于戰略性主業。
在財報中,四川長虹在提到凈利潤大幅增長時表示,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4.62億元中,歸屬于上市公司的非經常性收益共計2.96 億元,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和政府補助收益。
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四川長虹將旗下資產(長虹國際廣場1-4層商業不動產和車位)通過掛牌轉讓的方式出售給第一大股東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售價為4.83億元。在扣除交易涉及的土地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后,此次資產轉讓將給四川長虹帶來約1.45億元的收益。
這就是四川長虹相關負責人所說的“產業瘦身”。此前,四川長虹在回復上交所關于2015年年報的問詢時,就提到了要進行“產業瘦身”,2016年將以利潤指標為核心,以降本控費、產業瘦身、運營提效、風險控制、結構優化為手段,在確保扭虧為盈目標的基礎上,推動經營效益持續改善,力爭整體收入增幅不低于5%。
而對于“產業瘦身”的目標和思路,四川長虹董事長趙勇曾表示,在產業轉型的背景下,長虹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所謂的“減法”,指的是不符合四川長虹整體發展戰略、經營不好的產業或資產,就迅速退出。目前,四川長虹“減”下去的是與主業關聯性不強的不動產業務。
對于下半年的發展,四川長虹表示,將繼續堅持“產業瘦身”的方向,推動經營效益改善。四川長虹相關負責人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根據公司"三非"產業清理優化工作的相關要求,公司對下屬各層級子公司進行系統清理和優化,主要對非盈利類產業、非主業類產業及非控股類產業進行系統清理和優化。清理方式主要包括內部整合、引入戰略合作方、并購重組、關閉注銷、破產退出等。”
對于“產業瘦身”的具體策略,上述負責人表示,本次產業清理與優化工作由公司總部統一跟進、推進落實,將逐年根據各業務單元的經營情況及公司戰略發展方向進行優化清理。“堅持以戰略目標與財務目標為核心訴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施優勝劣汰,確保存量資源集中于公司戰略性主業,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雖然在“瘦身”策略下,四川長虹的業績出現了好轉的局面。但這一增長能否持續支撐四川長虹實現快速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