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電池因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易制備等優點,被認為最有可能取代晶硅電池成為主流。目前,鈣鈦礦電池尚處于產業發展初期,金晶科技是為數不多掌握 TCO 導電膜玻璃技術且能量產的企業之一。
在29日進行的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金晶科技董事長王剛對投資者表示,目前公司具備2條生產TCO玻璃產線,未來根據市場需要,將進一步擴大產能。公司TCO玻璃下游客戶包括國內的碲化鎘和鈣鈦礦企業。國外客戶目前在積極開拓推進過程中。
公司與協鑫光電的合作情況受到投資者關注。王剛稱,協鑫光電高度認可公司TCO導電玻璃質量及快速迭代能力,雙方對鈣鈦礦未來的產業發展充滿了期待和堅定的信心,有意通過加強技術交流,早日實現鈣鈦礦GW級產線建設。
金晶科技主要生產浮法玻璃,上半年,建筑玻璃在供需矛盾之下陷入價格競爭,價格和利潤進一步走低,公司實現營收37.25億元,同比增長11.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65億元,同比減少53.34%。
盡管業績短期承壓,不過公司因跨界光伏,在資本市場關注度較高。在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發布后,公司股價仍一度走出四連板。
在業績說明會中,投資者表達了目前國內碲化鎘及鈣鈦礦電池市場體量仍然較小的擔憂,并向管理層提問,作為鈣鈦礦電池重要的上游材料TCO玻璃短期和長期的前景如何,公司在TCO玻璃研發和產能方面相應做了怎樣的準備?
對此,王剛表示,國內碲化鎘和鈣鈦礦處于上升期,據了解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產能增長率較高,且國外碲化鎘電池組件目前市場需求旺盛。綜上,TCO作為上游原材料將充分受益于下游行業的發展,研發上公司亦有充分準備。
產能方面,公司TCO玻璃還有進一步擴張計劃。9月12日,公司宣布滕州二線于近期停產,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要求,該線停產進入冷修期后,公司擬將其升級改造為 TCO 玻璃產線項目。
據悉,項目名稱為滕州二線 600T/D TCO 玻璃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約 4.5億元,建設周期約8個月,出資由公司自籌解決。公司稱,項目主要定位于光伏領域,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和產業鏈延伸,優化產業布局。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TCO玻璃毛利問題,管理層表示因與下游客戶保密條款的約束,相關的價格情況不便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