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在我市舉行的2022年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上,2022年“鄂來拍”湖北省重點科技成果拍賣會首場市州拍賣會敲響了的第一槌。
6項來自武漢、咸寧兩地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現場拍賣、落地咸寧,最終成交額達到330萬元。

“80萬第二次、80萬第三次、成交。”拍賣會現場,由武漢理工大學帶來的科研成果“一種高硬度透明微晶玻璃及其制備方法”,起拍價是20萬,經過6輪激烈競價,咸寧南玻光電玻璃有限公司以80萬元拍下,成為本場拍賣會的標王。
“我的意向是50萬,就很滿意了,結果非常驚喜。”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重點實驗室教授陶海征說,這次拍賣把將實驗室的配方變成了資金,回去之后繼續投入到團隊上,研究產生顛覆性產品,為我們這個玻璃行業做貢獻。
“我們是志在必得。”咸寧南玻光電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崔秀珍介紹,本次武漢理工帶來了微晶玻璃的專利,是當前全球玻璃行業最先進的發展方向,與企業的發展契合度很高。

另外,來自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湖北科技學院等高校院所帶來的高效節能汽車剎車自動調整臂自動化生產線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基于WIFI模塊的快速聯網方法等6項科技優質科技成果,通過本次拍賣順利牽手市場。
“目的就是暢通技術要素流轉渠道,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專利成果在企業轉化落地。”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述武表示,此次拍賣交易活動,讓更多的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讓更多的創新實現由“錢變紙”轉為“紙變錢”。
“鄂來拍”首場市州拍賣會選在我市落下第一槌,得益于我市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改善。2021年,我市科技創新綜合考評和區域科技創新生態指數兩項進位幅度排名全省第一。
拍賣會前期,市科技局聯合湖北技術交易所,運用權威媒體、政務平臺以及新媒體資源進行重點宣傳,并在各大平臺發布拍賣會預告信息,達到了一定的傳播成效,為科技成果更好地“走”上拍賣臺奠定了基礎。

“這是對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商品化作出的重要嘗試。”來自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的石端偉教授,作為此次拍賣會的點評專家之一,他說,此次拍賣的項目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未來都很有發展前景。
下一步,我市將以此次拍賣會為契機,讓科技成果轉讓拍賣成為新常態,努力把拍賣的范圍越做越廣、觸角越伸越遠,讓研發活力盡情釋放,讓產業化能力充分展現,全面推動科技創新的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