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淡季不淡的第一季度后,國內光伏產業在疫情的攪動下開啟了今年的第二季度生產。
然而,受本輪疫情的影響,在原料、生產、物流、用工等方面因素交織下,國內光伏產業制造各環節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受阻。尤其是疫情導致產出物流的不通暢,加大了業內對于硅料供需缺口將延續至五月份的擔憂。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公布的數據,本周,國內多晶硅料價格迎來十四連漲。與此同時,下游產業鏈價格持續堅挺將進一步測試疫情之下光伏產業鏈生產運行的壓力。
部分制造環節受疫情攪動
4月6日晚間,光伏行業輔材企業海優新材(688680.SH)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料、輔料運輸受到一定限制,公司位于上海金山區的工廠已于近期實施臨時性停產。本次受疫情影響本區域臨時停產,預計將延遲部分產品的生產和交付,會對公司的短期業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海優新材遇到的困境正是當前不少光伏企業遭遇壓力的體現。上海市太陽能學會近日針對“本輪疫情對光伏行業的影響”發起的調研顯示,在近期疫情對光伏產業鏈在物流倉儲方面的影響程度中,有55.32%的受訪者認為當前“運輸嚴重超時”,31.91%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中斷”。
在被問到認為疫情對供應鏈影響程度時,認為有“嚴重負面影響”的受訪者達59.57%。此外,有70.21%的受訪者認為本輪疫情對原材料、輔材的影響程度達到“物料很緊”,有53.19%的受訪者認為對工廠生產制造影響程度是“嚴重影響”。
事實上,物流運輸不通暢必然會對產業鏈的供給帶來影響。以硅料為例,硅料企業因疫情產出物流受阻導致部分長單供應不及時。

今年以來國內硅料價格走勢
制圖:21世紀經濟報道
硅業分會公布的價格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4.9萬元/噸至25.9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5.33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2%;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4.7萬元/噸至25.7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5.0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2%。
至此,今年以來,多晶硅料已連續十四周漲價,當前單晶復投料和單晶致密料較年初每噸貴2.15萬元和2.18萬元,環比漲幅9.28%和9.52%。而由于多數企業在月初就簽訂完畢硅料長單,本周硅料成交依舊相對清淡,只有個別企業以區間高價簽訂少量散單急單,拉漲本周成交均價。
硅業分會指出,近期各地硅料企業受當地疫情影響,原料、生產、物流、用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受限、受阻,一方面導致硅料擴產產能釋放增量不足,甚至個別現有在產企業產出受限減少,另一方面導致硅料發貨和到貨時間延后,部分下游企業在原有長單供應無法保障的情況下,臨時加單情況增多。
“對于原本就供不應求的市場,硅料供應更顯緊缺,因此近期價格依舊延續小幅上漲走勢。”硅業分會認為。
同時,據集邦咨詢統計,電池片和組件價格有所走高。本周,國內M6單晶PERC電池片和M10單晶PERC電池片平均報價分別上漲0.9%和2.17%,182mm單面單晶PERC組件和210mm單面單晶PERC組件分別漲幅為0.53%和0.52%。
短期壓力難擋產業投資熱情
盡管2022年第一季度光伏行業受到疫情影響,不過在擴產方面,各家依舊熱情不減。
繼此前中環股份(002129.SZ)拋出206億元的巨額地方性投資后,這個故事迎來了后續。4月19日晚,中環股份母公司TCL科技(000100.SZ)公告將攜手協鑫科技(原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在內蒙古唿和浩特市投資新建10萬噸顆粒硅、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合計總投資共12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一合作項目的落地,將加速協鑫科技顆粒硅產能的規模。據悉,協鑫科技當地三大顆粒硅基地投產加速,其首個2萬噸顆粒硅模塊化投產運營成熟,已具備顆粒硅模塊化投產及量產能力。該公司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度其在江蘇徐州將再迎來3萬噸產能投產。
此外,樂山基地首期10萬噸產能和包頭首期10萬噸產能也將在下半年陸續投產。根據券商測算,到2022年至2023年,協鑫科技顆粒硅有效產能分別達到11萬噸、30萬噸,硅料外銷有望大幅增長。
而在本周,另一家硅料新玩家,為項目建設加速融資步伐。4月20日晚間,上機數控(603185.SH)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60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有兩家在光伏環節上游頗有競爭力的企業先后展露入局光伏玻璃的痕跡。
近日,一則環評文件曝光了東方希望進軍光伏玻璃的動作,該文件涉及東方希望36GW光伏材料產業鏈項目(一期光伏玻璃)。
此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官網近期發布的一則聽證會公告,顯示合盛硅業(603260.SH)的全資子公司新疆中部合盛硅業有限公司將進行年產300萬噸(分兩期)新能源裝備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項目。據悉,該項目建設地點為新疆甘泉堡工業園區,設計產能為日熔量9600噸(8×1200),計劃點火投產時間為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