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作為連續五屆全國人大代表,金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剛今年準備向大會提交的建議,大部分與“碳中和”尤其是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相關。
王剛說:“降碳要開源和節流兩手抓,一方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耗;另一方面高耗能行業應通過創新研發實現工藝技術迭代,降低能源消耗。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建材行業大有可為。”
在玻璃行業摸爬滾打了四十多年的王剛,一直帶領企業在發展綠色能源上積極探索。去年寧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光伏項目、金晶科技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光伏項目相繼點火投產,標志著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綠色能源”賽道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開啟了太陽能光伏玻璃的開拓之旅。
講起玻璃行業如何成為“碳中和”的持續貢獻者,王剛思路清晰,滔滔不絕。
他認為,在國家“十四五”新能源布局中,光伏發電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組件中玻璃面板、背板需求量巨大,無形之中拓展了玻璃的應用場景。同時,隨著玻璃鍍膜工藝和技術的進步,鍍膜玻璃在建筑上的節能效果更加突出,國家已經在北京、上海相繼出臺新建建筑強制使用節能玻璃的法規,后續其他城市也會很快推廣,節能玻璃市場前景廣闊。
“光伏玻璃和建筑節能玻璃的誕生,是玻璃行業發展的拐點,預示著玻璃行業有能力、有場景成為‘碳中和’的持續貢獻者。”王剛說。
談到玻璃行業在市場新需求牽引下的發展前景,王剛說,雖然新需求給玻璃行業帶來了新機遇,但如何抓住機遇還需多方賦能加力。對此,王剛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政府要發揮大數據作用,指導光伏玻璃、建筑節能玻璃產能的合理布局、有序發展;二是對達到國家能效標準的光伏玻璃和節能玻璃企業,國家應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專項支持企業的研發創新、節能降耗;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有助于光伏玻璃、節能玻璃發展的輿論氛圍。”
“兩會期間,我還會把淄博作為老工業城市近年來積極探索轉型路徑,城市能級和發展生態持續躍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等變化通過討論、建議等各種渠道傳播出去。”王剛表示,我市已邁入轉型跨越的決戰期,金晶集團將實干奮斗,為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再立新功,為我國早日實現“雙碳”愿景探索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