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源生態環境局召集執法、環境監控、自動監控運維和金康達、耀輝玻璃兩家企業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針對玻璃制品行業自動監控數據異常問題,深入分析、積極研究探討根源癥結,為企業守法經營和健康綠色發展紓困解難。
金康達、耀輝玻璃兩家企業在運行的玻璃窯爐有10座,有8座承包經營。在生態環境部監督幫扶等檢查中多次被發現問題移交查處,企業環保績效對標治理也沒有明顯成效。會議聽取企業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和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生態環境局各部門負責人分別發言,結合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提出,由生態環境局虎嶺分局組織,金康達、耀輝玻璃兩家企業參與,結合向前玻璃和金信實業,測算適用于玻璃制品的投入產出折算模數。環境監控中心牽頭將爐窯實時工況數據接入自動監控系統,運用模數折算各項污染物濃度,科學解決固定產量折算造成的不合理問題。
會議細化對治污和自動監控設施、尾氣排放的監管要求,為企業守法明確了工作標準。一是對玻璃爐窯地下煙道入口閘板處設置鉛封,懸掛公示牌和醒目標識,確定監管責任人和管控要求。從主體設備到治污設備,再到煙氣排放監控點嚴禁設置排放旁路,現有的一律斷開封堵。二是根據企業實際需要設置流量和污染物監測采樣口,玻璃爐窯廢氣流量監測和污染物采樣設備均應設置在加鎖的箱體內,加裝攝像頭進行實時監控。三是在投料工序加裝攝像頭進行實時監控,將工況數據接入情況和設置的折算模數等納入監控巡檢范圍。
會議要求,執法、環境監控、自動監控運維人員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實時傳遞守法要求,主動指導企業守法,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為濟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