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高層次、深度化的結合,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長期性、戰略性部署,是“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核心任務之一。截至9月8日,全省2021年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證書的企業有137戶,其中晉中有31戶,總數排名全省第一。
位于晉中市祁縣西六支鄉的山西宏藝玻璃器皿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通過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逐漸將家族式、作坊式的管理方式向規范化、現代化企業管理轉變,大幅度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強化了數據分析的及時性和指令調配的精準性,加快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韓將如是說。
從2019年的6戶,到2020年的19戶,再到今年的31戶,晉中取得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證書的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的背后,彰顯了晉中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潛能。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晉中迅猛發展,數字經濟正蓄勢發力,成為推動晉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集群的革新 從“單打獨斗”到“合力發展”
有著百年歷史傳承的祁縣玻璃器皿產業,是當地縣域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目前,全縣47戶玻璃器皿生產企業,共有從業人員兩萬余名,所生產的酒具、茶具、蠟臺、果盤等10余個系列8000多個品種的產品,遠銷以歐美為主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37億元。
“玻璃器皿行業是傳統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一線生產人員的缺口逐步加大,改造人工生產線為自動化生產線是必然趨勢,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有效減少人工成本。”韓將介紹,該公司去年年底上線的一條日產15萬噸的自動化生產線,人工使用數量降低了50%以上,而且每個生產數據都能及時采集,并對設備進行預警,提前解決問題,有效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
祁縣玻璃器皿產業是我國中部地區外向型產業集群的代表,目前已在宏藝玻璃投入運行的“玻璃產業5G+工業互聯網平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推動這一產業的整體升級。
韓將介紹,這一平臺的投用,可有效解決單個企業以往采購原材料時,成本不斷上漲、質量良莠不齊、交貨不及時等問題,能夠提高企業采購話語權。
“我們與祁縣玻璃器皿產業一樣,也需要通過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設備和技術的改造,減少對人工的依賴,提高生產效率。”山西元和堂中藥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文杰說,中藥飲片加工作為中醫藥傳統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按照傳統方法炮制需要經過很多繁瑣復雜的工序,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很多數據都難以及時準確地統計分析。
目前,該公司與山西電信公司合作建設的“中藥飲片行業5G+互聯網平臺”,前期目標就是要利用5G技術及相應終端傳感器獲取生產過程數據,通過數據模型分析,使得生產工藝參數精準控制,對中藥飲片生產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