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在河北考察玻璃時,玻璃期貨價格在2700左右。近兩個月后,玻璃價格再次回到2700。不出所料,期貨市場價格是不可預測的,有漲就有跌。
玻璃深加工企業庫存
調研中,大部分玻璃企業和貿易商對于玻璃價格的看法都是先關注7月1日的消費情況。如果7月份逐漸好轉,9月份傳統消費旺季到來時,消費也不會太差。但玻璃價格的強勢沒有持續到8月份,主要是疫情等宏觀政策因素不利于大宗商品消費,下游房地產增速放緩,對玻璃價格構成嚴重壓力。
下游地產
玻璃下游消費和房地產建設的比重約為75%。但三季度以來,房地產建設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增速放緩,房屋銷售面積嚴重下滑。截至8月19日,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6.7%,二三線城市降幅最小。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住房不炒”,各地房地產調控更加嚴格,部分地方購房貸款趨于收緊。
截至今年7月31日,住房建筑面積累計891880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9%,新開工住房面積累計1189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9%;累計完成住房面積417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7%。大部分數據高于去年同期,但與年初和今年2月相比,持續下降,增速大幅放緩。
房屋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月度累計值
隨著房地產消費各項指標增速放緩,玻璃需求減弱,玻璃企業目前庫存天數增加,可用天數約為10天。上周全國樣本企業庫存為2059萬標準箱,環比增長14.02%。雖然去年土地成交規模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玻璃,但近期宏觀市場情緒和需求放緩產生了明顯的短期抑制作用。
汽車消費
從汽車銷量數據來看,二季度以來,從全國月度乘用車銷量數據來看,整體銷量數據逐月下降,汽車玻璃需求僅占整體玻璃消費的10%,證實了玻璃需求的轉變。
從國內汽車生產數據來看,二季度以來,月產量同比下降,近兩個月減速有所減緩。截至7月,月產量環比下降15.8%。
宏觀環境
近期,受全球經濟預期和美聯儲縮減(逐步減少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調,包括9月美聯儲會議鷹派市場的可能性較大、縮減的討論等負面經濟因素較多。國內外疫情可能會影響一定的需求。同時,年內玻璃最高增長率超過60%。國常會不斷提出“保供穩價”,宏觀調控一直在進行。因此,即使房地產在第四季度有所改善,也不要對玻璃上方的空間期望過高。
總結
目前玻璃產能供應沒有大的變化,但有小幅增加的可能。玻璃下游的房地產建設和汽車玻璃需求放緩,但需求不太可能立即下降,宏觀市場情緒減弱。此外,國內調控商品價格“保供穩價”、年內玻璃價格居高不下、疫情因素等。玻璃將在短期內保持震蕩運行。市場前景可以關注房地產需求的改善和疫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