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廣東東源縣人民政府與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簽約高純石英和碳化硅一體化硅產業基地項目,項目將解決中國半導體、光通訊、光電源和芯片高純硅基材料被國外卡脖子問題,充分發揮華潤的資源和資金優勢。
項目設計一期石英巖礦山建設、石英砂精加工項目,年產光伏、汽車和浮法玻璃用砂600萬噸;二期高純石英深加工項目,完成年產高純石英30萬噸的生產線建設,并向下游產業延伸;三期碳化硅、單晶硅和石英封裝材料項目,年產碳化硅10萬噸,年產8個9單晶硅2萬噸,年產封裝級石英材料1萬噸,并向高端芯片產業鏈延伸。可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約3000個,并促進物流等配套產業的迅速發展。

華潤水泥總裁紀友紅通過視頻為項目簽約致辭,其中提到,高純石英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產業等九大領域中的八大領域具有密切的關聯性,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重要的支撐材料,將直接影響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效有序發展。
華潤水泥結合自身優勢,旨在打造百億級高純石英和碳化硅單晶硅一體化硅產業園。投產后產品將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光通訊、光伏、光學、電光源等行業和領域,對做強資源經濟帶動產業升級具有巨大的積極作用,將成為東源縣社會經濟騰飛的推進器。
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踏出了項目落地的第一步,華潤水泥在東源縣各級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厚愛下,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強的力量,最快的速度推進項目落地建成,早日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作出貢獻。

東源縣委副書記、縣長秦衛民表示,廣東東源高純石英和碳化硅單晶硅一體化硅產業項目簽約,是東源扎實推進項目建設百日攻堅的豐碩成果,是東源繼引進冠盛光伏產業基地、東源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后又一超百億的重大項目,必將在東源縣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悉,2021年3月24日,廣東東源縣人民政府與廣州冠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就光伏產業基地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進行了簽約。該光伏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規劃建設四條光伏玻璃及相應深加工、光伏組件生產線。
而此次簽約的廣東東源高純石英和碳化硅單晶硅一體化硅產業項目緊扣國家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機遇,主要面向光伏玻璃砂、高純石英、碳化硅、單晶硅、石英玻璃、電子玻璃和芯片等高端硅基材料,將有力解決我國半導體、光通訊、光電源和芯片高純硅基材料卡脖子問題。項目建成后,將大力推動東源硅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壯大千億級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為東源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桿、建設經濟強縣提供有力支撐。

項目建設依據
中國2020年玻璃產值約5000億,玻璃原片價格從1200元/噸瘋漲到2600元/噸,光伏玻璃更是一片難求。隨2030年碳達峰光伏玻璃火熱,普通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用石英砂(約550元/噸)需求大增。但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上規模的石英礦山和石英砂加工基地,保障中國玻璃和板材企業未來原料安全,對玻璃和板材產業發展極為不利。因此華潤擬在東源首期建設石英砂精加工項目,做光伏、汽車和浮法玻璃用砂,并向高端光伏玻璃產品延伸。
2019年石英玻璃和石英坩堝用SiO2≥99.99%和99.999%高純石英砂(高檔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大規模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光纖、太陽能電池、激光、航天和軍事等行業)產量173萬噸,其中美國95萬噸,中國27萬噸(約2-3萬元/噸),中國高純石英砂長期從美國進口,嚴重制約中國光伏、光纖等重要產業的發展。因此華潤擬在東源二期建設高純石英深加工項目,做光伏、光纖、光電等高純石英砂,并向高端石英玻璃產品延伸。
半導體是信息產業的“心臟”,半導體產業影響著整體信息產業發展速度,202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4330億美元,中國依舊是全球半導體銷售規模最大區域。半導體、光通訊、光電源和芯片等產業使用單晶硅,但目前中國只能做到Si 99.9999%(約12萬元/噸),Si 99.999999-99.99999999999%高純單晶硅基本被德國、日本和臺灣壟斷,尤其是8寸和12寸晶圓,中國90%芯片用高純單晶硅仍依賴進口,被國外卡脖子,必須花大力氣徹底解決。因此華潤擬在東源三期建設碳化硅單晶硅深加工項目,做半導體用高純單晶硅(約30-35萬元/噸),并向半導體用石英封裝材料等延伸。
廣東河源市是全國甚至是亞洲石英石資源主要產區,石英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東源縣的藍口鎮、柳城鎮、龍川縣佗城鎮和紫金縣的柏鋪鎮等地,其中石英礦資源品質及產業發展較為完善的就是東源縣205國道沿線的柳城鎮、藍口鎮。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定石英石開采、加工基礎和石英板材、玻璃生產制造等產業鏈條。
關于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作為中央直管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之一,成立于2003年,主營業務涵蓋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5大領域,2020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位列79位。華潤水泥是華潤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水泥、混凝土、骨料新材料的生產和銷售,以潤豐水泥為全國統一品牌,已發展成為華南地區頗具規模及競爭力的水泥、熟料和混凝土生產商,業務覆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云南、貴州、山西、內蒙古及香港等地區。2020年公司位列中國水泥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名第三位,并列入香港恒生綜合指數、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等9個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