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化工品期貨走強,其中玻璃、純堿雙雙創歷史紀錄新高。截至下午收盤,純堿漲4.4%,報2049元/噸,最高觸及2055元/噸;玻璃主力合約漲2.55%,報2376元/噸。
純堿基本面變化不大
“現貨市場價格自4月初以來一直處于穩定狀態,目前華北地區重質堿送到價1980—2000元/噸,華中地區重質堿送到價1920—1950元/噸,現在的期貨價格小幅貼水華北現貨價格,基本平水華中現貨價格。純堿大幅上漲或是市場情緒提前對中建材純堿招標結果的預期反應。據推測,本次中建材招標價格可能會在1920—1930元/噸區間,再加上月底企業存在一定的挺價心態,盤面給出了先行的升水預期。”光大期貨純堿高級分析師張凌璐說。
方正中期建材高級研究員魏朝明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周初以來純堿期貨主力合約擺脫光伏玻璃降價帶來的利空情緒而大幅上行,主力2109合約突破2000元。現貨方面,近期國內純堿現貨市場延續盤整,廠家出貨情況一般。供應方面,生產企業開工率維持高位運行,供應量維持在近年同期高位。需求方面,下游備貨積極性不高,堅持剛需拿貨,市場供需博弈加劇。此外,生產企業庫存去化速度不及往年同期,現貨及近月合約走勢偏弱。進入交割月前配置性資金離場導致2105合約持續偏弱,2109合約也受到聯動影響。中期來看,光伏玻璃裝置集中投產帶動純堿需求改善的大趨勢未變,2109合約適度升水現貨是合理的。
“實際上,當前純堿的基本面處于供需博弈階段,供應端處于產能快速恢復過程中。”張凌璐表示,前幾日部分企業裝置短停或檢修,目前大多已恢復,除天津渤化、福州耀隆、湖北新都、青海企業維持低負荷生產外,多數企業維持高開工水平,純堿行業日度開機率已攀升至84.74%的高位,目前已達到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近期純堿行業利潤維持高位,企業檢修計劃較少,行業開機率至少在5月中上旬以前都將維持相對高位。另外,純堿企業庫存周度增幅達到7.51%,庫存水平也回升至86.76萬噸的相對高位,該庫存水平雖較去年同期下降44%,但卻是2018、2019年同期庫存水平的近4倍,后期純堿庫存維持高位或將成為常態。但若再考慮到期貨市場倉單數量和有效預報量共計18.1萬噸的貨源,純堿市場目前依舊面臨較大的供應壓力。
供需兩旺,玻璃期貨續創上市以來新高
一位企業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前的需求端也存在持續向好的預期。下游平板玻璃后期即將進入集中點火、復產期,對重質堿的需求存在持續、增長的釋放預期。從周度數據來看,平板玻璃在產產能小幅提升600萬重量箱,周度提升0.613%,平板玻璃行業開機率和產能利用率也分別小幅提升至87.24%和87.87%的高位水平。但若將時間周期放長至未來2個月,則平板玻璃行業產能將在高利潤的刺激下進入快速投放周期。據統計,二季度計劃新點火的玻璃生產線數量共5條,計劃復產生產線數量大約7—8條,其中4月份已點火2—3條,也就意味著5—6月份玻璃產能增加的幅度比較大,屆時對重質堿的需求量將在現有基礎之上再度提升。
據了解,光伏玻璃需求預期也相對較好。4月24日,“央視新聞30分”節目提到,光伏發電屬于真正的低碳能源,未來將成中國重要電源。目前光伏發電僅占我國發電總量的3.5%,此后30年或將提升至39%,成為我國最大的電量來源。目前國內浙江、江蘇等地區都已發布十四五能源規劃,預計到2025年,這些地區光伏裝機量都將增長一半以上。市場人士認為,光伏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較好,央視新聞的關注也給純堿需求釋放的前景帶來強心劑,但目前光伏玻璃價格已經下降至低位,目前國內3.2mm市場成交價格25—28元/平方米,2.0mm厚度的價格22元/平方米。
“光伏行業原料硅片的緊缺及光伏玻璃價格的下降引發市場對光伏裝機量增速下半年延遲的擔憂,因此今年下半年光伏玻璃產線能否按預期順利投產現將成為純堿下半年走勢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一旦光伏玻璃產線投產延遲,純堿供需格局由寬松轉向緊平衡的時間節點也將繼續延遲。但今年做為十四五的第一個年頭,未來的5年里光伏行業增長仍存巨大潛力,即使今年純堿需求釋放存在延遲風險,未來幾年純堿供需格局轉向緊平衡甚至供不應求是大勢所趨。”張凌璐說。
“整體看來,純堿五一假期前后可能會處于漫漫牛途中的一個波折點:生產水平維持高位、企業即將進入累庫周期,下游存在剛需但采購節奏放緩,基本面的轉弱或促使企業現貨價格出現松動,從而拖累期價走勢。除此之外,純堿高達9000多張的倉單數量、五一長假前資金離場等因素也都會給純堿期價帶來壓力,但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宏觀情緒較好,純堿期價短期也會受到聯動性上行的帶動。”張凌璐說。
截至4月27日,全國浮法玻璃均價提升至2288元/噸。分地區來看,華北地區現貨價格2191元/噸,華中地區現貨價格2360元/噸,華南地區現貨價格2403元/噸。
“本周玻璃期貨大幅上漲,一方面受到商品市場集體上漲影響,黑色和建材板塊表現尤為突出,另一方面,廠家庫存持續低位、終端地產預期較好等多重因素給廠家提供良好的漲價動力。”張凌璐說。
魏朝明認為,玻璃期貨盤面近期連續突破上行,迭創新高,背后有著堅實的現貨基本面支撐。玻璃原片生產企業依據自身貿易及庫存情況調節出廠價格,在當前低庫存且持續去化的態勢下,廠家對出廠價格適度調漲,是理性且符合基本規律的常規動作。宏觀經濟形勢持續向好,黑色建材整體向上的氛圍下,玻璃的漲勢有一定延續性。供應方面,截至上周四,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301條,在產255條,日熔量共計168875噸;去年同期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6條,在產235條,日熔量共計155295噸;在產產能環比上周增加1000噸/日,同比增長8.7%。近期市場需求表現良好,加工廠訂單飽滿,北方區域訂單存增加預期。隨著部分工程交付在即,尤其北方區域雄安新區部分項目將在6—7月交付,并有大量樓房已封頂,預計未來北方需求存進一步增加預期。玻璃產業鏈健康運行,供需兩旺態勢延續。
據悉,當前市場主流邏輯依舊著重于玻璃廠家庫存低位。截至4月23日,玻璃企業庫存總量2455萬重量箱,環比下降5.29%,八省庫存量同比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76.33%。玻璃企業庫存自2021年以來便處于7年來的最低狀態,這無疑給玻璃廠提供了不斷漲價的動能。另外,3月份國內房屋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以及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均較2月份有所回落,但三者依舊呈現同比增長28.20%、63.8%、22.90%的趨勢,房地產整體呈現開工和竣工相對偏弱,但銷售偏強的狀態。若剔除去年一季度疫情的影響,今年與過往三年(除2020年之外)的加權平均水平相比,今年房地產整體呈現的是開發投資額、施工面積、銷售面積處于增長狀態,而土地購置、房地產新開工以及竣工面積都呈現同比下降的狀態。
張凌璐告訴記者,從中長期來看,今年終端地產施工和銷售水平都存在較強的支撐,這將奠定了今年需求不會出現大面積坍塌的基礎,下半年依舊存在“金九銀十”的旺季預期,但需求可能出現階段性的走弱和調整,也存在當前行情透支旺季預期的概率。時間周期再度拉長來看,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負增長已經持續3年左右,這很可能為后面幾年的地產終端需求走弱埋下較大的風險因子。
“盡管短期玻璃期貨價格并沒有明顯的拐點跡象,但五一長假市場會面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如長假累庫、梅雨季節、成交走弱等風險因子,并且隨著玻璃期貨價格的不斷走高,風險也在不斷累積,中長期不建議過分看漲玻璃期貨價格。”張凌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