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由泉州海關參與的手機后蓋用原板玻璃進口關稅稅率調整建議被采納,稅率從15%降至5%,預計一年能給企業節約近千萬元,真金白銀助力泉州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年初,廈門海關在組織機動查驗中發現石獅通達集團進口手機原板玻璃歸類存疑,并立即開展商品歸類認定,在歸類認定過程中了解到進口原板玻璃用作手機的前蓋或后蓋在歸類上存在差別,稅差高達12%,需要補稅將近800萬元。企業表示,起初手機沒有后蓋玻璃保護,隨著科技進步,玻璃保護從屏幕擴大到了電池。但同一種商品因用于手機不同的部位,導致適用商品編碼不同,產生高稅差。如果能對暫定稅率的適用范圍作出調整,將大大節約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企業發展的痛點就是政府服務的重點,更是改革創新的焦點。聽到企業的訴求后,泉州海關隨即開展稅政調研,了解到進口手機原板玻璃行業普遍存在歸類申報錯誤的風險,并以稅政調研工作為抓手,積極爭取廈門海關與相關直屬海關到企業開展聯合調研,撰寫稅政調研報告。經過層層篩選,終于在最新的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中,稅則號列70031900暫定稅率的適用范圍調整為“手機或平板電腦蓋板(包括前蓋、后蓋)用原板玻璃”,手機背板玻璃稅率由15%降至5%。
據悉,通達集團系“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主要從事消費類電子電器的精密模具、精密表面處理、精密結構件、衛星數碼及新材料開發應用等,為全球消費電子電器、IT、通訊整機產品提供高精密度零部件產品與服務,企業預計集團2021年目標產值可達百億元規模。通達集團王經理表示,此次稅率調整,一年預計能給企業節約近千萬元稅收,猶如一場“及時雨”,有助于企業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并進入多家國際知名品牌手機配件供應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