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光伏行業的爆發,著實讓人意外,但也在可接受范圍內。光伏產業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不依賴國外技術的全產業鏈行業。而單晶硅成本的大幅降低,則突破了行業發展的瓶頸,給整個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帶來了革命性的意義。
雙玻光伏組件的大幅應用,改變了原來一片3.2mm光伏玻璃加襯板的模式,開啟了用2片2mm超白壓延玻璃,一片作為蓋板、一片作為背板、中間加單晶硅片合成組件應用的新模式。現在最流行的是72塊硅片組成的72型和由78塊硅片組成的78型。其他規格的光伏組件產品可能都將慢慢被淘汰出市場。
正是因為原來由一片3.2mm的超白壓延玻璃為蓋板的光伏組件變為2片2mm超白壓延玻璃加硅片的雙玻組件,這種結構性變化使得原來供需還比較平衡的超白壓延玻璃用量突然變得增大一倍,造成了現在超白光伏玻璃“一片難求”的局面。由此,原來24元/㎡的光伏玻璃價格一路上漲,到現在50元/㎡仍然拿不到貨。組件廠面臨被迫停產的局面。一方面,光伏組件生產線的停產,本身代價和損失就比較大,另一方面,面對國家五大電廠的供貨合同,對于組件廠來講如果今年不能按時交貨的話,意味著違約責任和明年被踢出供應商隊伍的風險。
光伏玻璃供需失衡的問題,備受原片短缺斷供的煎熬和價格上漲的壓力,一方面,阿斯特、東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六大組件廠聯合呼吁放開光伏玻璃的產能限制。另一方面,很多財大氣粗的投資機構因看好光伏玻璃的“暴利”動輒拿出幾百億來瘋狂涌入投資該領域。而對于已經處在光伏玻璃行業里的玻璃制造企業來講,諸如福萊特、亞瑪頓、南玻、旗濱、信義、金晶科技等企業,都是堅決抵制光伏玻璃產能的無序放開和擴張的。而對國家決策審批機構工信部以及民間組織中國玻璃行業協會來講,則是以一種比較審慎的態度來考慮光伏玻璃產能放開這件事。所以,上述四方利益相互糾葛掣肘,演繹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政府之所以選擇謹慎的態度,乃至玻璃企業堅決抵制產能擴張,主要還是考慮到光伏玻璃只是短暫性短缺,而不能因此帶來長期性的過剩。我上篇文章提到過,上一個十年,四萬億催生的基建和房地產熱潮,帶動的浮法玻璃產能投資嚴重過剩,所造成的玻璃行業長期大面積虧損的局面,以致于用十年時間艱難完成的“產能出清”過程,是非常漫長而艱苦的。所以,身處在政府政策制定和玻璃行業從業者來講,都切身經歷過這個痛苦的過程,誰也不想讓浮法玻璃的這種悲劇在光伏玻璃行業再次上演。所以,玻璃企業阻止光伏玻璃產能擴張和過剩的決心是非常大的,從產能指標嚴控、技術壁壘限制和光伏玻璃斷供幾個層面來聯合抵制行業外來勢力的惡意涌入,也是誓死拼命的。
那么現階段,從工信部和玻璃行業協會的角度來講,更多強調的是有序放開,允許把部分浮法玻璃產能指標置換成光伏玻璃的產能指標,這樣既不增加玻璃行業整體的產能指標,也解決了浮法玻璃產能有序退出的問題;而對于玻璃企業來講,要解決光伏玻璃短期短缺和長期發展的問題,一方面是擁有產能指標的光伏玻璃企業加快光伏玻璃生產線的投資建設,現階段無論是福萊特(嘉興、鳳陽、越南)、還是南玻、金晶科技(馬來西亞、寧夏)都加大了在這領域的投資;另一方面,現階段,選擇用超白浮法玻璃來代替光伏背板玻璃的用量。
從技術角度上講,光伏玻璃蓋板必須要用超白壓延玻璃,背板也要用超白壓延玻璃,這樣的太陽光光線透過率最高,帶來的發電效率最高。但是當光伏玻璃短缺的時候,只能保證光照的蓋板一面必須要用超白壓延玻璃,而光伏組件的背板,雖然也吸收一部分反射光線,但可以用2mm超白浮法玻璃來替代,只是發電效率會有所降低,大約3瓦左右。目前國內僅有包括南玻在內的兩條浮法線能做2mm的超白浮法玻璃,近期金晶科技有可能轉產一條線。因為2mm超白玻璃的生產是有相當大的技術壁壘的,所以現階段2mm超白浮法的產能遠遠不能滿足于現有的背板替代量,所以很多組件廠又用2mm的普通浮法玻璃來替代2mm的超白浮法玻璃。這樣的話,發電效率又要降低一個檔次,大約又是3瓦。這樣的話,目前2mm的普通浮法玻璃也成了搶手貨,價格從不到10元/平方米上漲到13元/平方米(以上價格僅為浮法原片價格,不含加工費),訂單仍然比較飽和充足。
但是國內能做2mm的浮法玻璃線并不多。2mm玻璃的生產工藝對于一般的浮法玻璃生產線是比較復雜的,不僅在于前端的熔化錫退工藝,更在于冷端的切裁堆垛能力。所以,2mm的浮法玻璃也不是說任意哪條浮法線想做就能做出來的,這需要一定的投入進行冷端設備改造,且需要一定的時間。據說現在有的企業一次性拿出7條線進行冷端設備的改造來盡快投入到光伏背板市場,當然,這個周期也得三到六個月的時間,短期內還無法立刻完成。
所以,我上篇文章提到,未來至少要有1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線投入到光伏背板的供應上,浮法玻璃的價格會持續上漲,這是有依據的。浮法玻璃在建筑市場上投放的產能將是一個縮減的態勢,這也是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最雙贏的局面。當然,用浮法玻璃來解決光伏組件背板玻璃的問題,短期內可以緩解供需矛盾,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真正光伏玻璃的短缺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真正解決還是要等到大批量的光伏壓延玻璃的投產之時,這個周期大家普遍認為需要三年時間,2022年應該將會出現行業的拐點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