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運通公司依靠科技創新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50%。
一線見聞
7月13日,筆者走進秦皇島市運通玻璃機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通公司),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測量零件尺寸、焊接機組零件、調試機組出廠參數……
“上半年,公司銷售額達3000萬元,同比增長50%。”運通公司副總經理郭銀山說,他們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研發、設計、制造玻璃深加工設備和浮法線設備,公司曾生產出國內第一臺水平式玻璃鋼化機組。如今,運通公司產品包括平鋼化機組、彎鋼化機組、平彎結合鋼化機組三大系列,百余種機型,廣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受國外疫情暴發影響,運通公司今年以來海外訂單“顆粒無收”。“以前海外訂單約占公司總訂單的45%,沒有海外訂單對我們來說影響很大。”郭銀山說,面對困難,公司及時外賣轉內銷,積極開發國內市場,尤其是國內高端市場,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車間內,一臺超薄玻璃鋼化機組剛剛組裝完成,正在進行冷態試車。郭銀山介紹,這是一款可以生產出超薄玻璃的鋼化機組,該機組剛一上市就備受好評,原因在于它的技術全國領先。“我們自主研發的超薄玻璃水平風冷鋼化技術,可以通過物理鋼化生產出2毫米的超薄玻璃,這在國內屈指可數。”郭銀山驕傲地說,僅這一項技術,就讓運通公司站在了全國行業前列。“超薄玻璃以往通過化學鋼化工藝實現,不僅玻璃面積小,而且產量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通過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企業在生產超薄玻璃機組領域的競爭力,也幫助企業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郭銀山說。
郭銀山指著身旁另一臺鋼化機組說:“這臺變弧式超長彎鋼化設備,不僅可以制作出有弧度的鋼化玻璃,還可以制作出同一玻璃面上不同弧度的鋼化玻璃,這項技術也屬于國內領先。”
運通公司每年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占比達13%,如今已組建了一支40多人的研發團隊,企業技術創新速度不斷提升。近幾年,運通公司擁有有效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50多項。公司近期研發的超薄玻璃水平風冷鋼化技術、變弧式超長彎鋼化設備和三銀LOW-E對流鋼化技術被河北省科技廳鑒定為國內領先。運通研發機構2018年度被評為河北省企業技術中心、秦皇島市玻璃深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在“高端定制”的道路上,運通公司不斷提升產品性能,進行指標優化。憑借著多項技術優勢,運通公司僅在上半年就與東莞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咸寧南玻節能玻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合同。“就在上周,公司與上海皓晶玻璃有限公司完成簽約,銷售出4臺鋼化設備,訂單額2000萬元左右。預計今年公司總產值可達8000萬元,相比去年可實現翻一番。”郭銀山高興地說。
走進運通公司展示大廳,墻上掛滿了各種專利技術證書。“這些都是我們以往申請的專利,今年上半年又申請下來十幾個專利,還有一些核心技術沒有申報,我們的‘秘密武器’還有很多。”郭銀山笑著說。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取。”郭銀山稱,在創新的道路上,運通公司從未停止過腳步,“近期,我們又研發出了防火玻璃爐,剛一研發成功就成功售出。公司將不斷創新,根據市場不同需求,研發高端設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