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30屆“3·15”晚會于2020年7月16日晚20點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現場直播,并在央視頻和央視財經客戶端進行同步直播。晚會圍繞“凝聚力量、共筑美好”的主題,報道了海參養殖加工多處違規、“漢堡王”使用過期食材、毛巾生產商采用低劣再生棉生產毛巾、汽車車主深陷維權困境、精裝修房施工質量難保證、套路消費陷阱重重、“趣頭條”推送非法廣告、手機軟件“第三方插件”竊取個人信息、在線教育平臺虛假承諾退款難等侵害消費者權益、危害公共利益的不正當商業行為。

消防改制的兩年
一直以來,消防產品都在315晚會的監督考察范圍內,因為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火災發生時,消防產品就是第一道“防護線”。

2017年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查處了100多家消防產品企業。

2018年消防產品專項檢查中247家消防產品企業被查處。

2019年消防產品專項檢查中564家消防產品企業被查處。
這些被曝光的企業,或是因為產品外觀標識、材質、性能參數等不符合標準,或是沒有檢測報告,或是存在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假冒違法行為。
過去兩年,是消防改制的兩年,也是從消防到住建的監管角色轉換,相應的法規逐步出臺。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的通知,《意見》明確,消防執法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源頭治理,從社會反映強烈的消防執法突出問題抓起,全面改革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從源頭上堵塞制度漏洞、防范化解風險。
十四項任務中的第五項,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的消防產品中建筑耐火構件與其它13類消防產品調整出目錄,改為自愿性認證,向社會開放消防產品認證檢驗市場。自此防火玻璃耐火窗等不再強制認證。

通知明確了強化火災事故倒查追責。對亡人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逐起組織調查,倒查工程建沒、中介服務、消防產品質量、使用管理等各方主體責任,納入“黑名單”管理,實施聯合懲戒,依法給予相關責任單位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和營業執照等處罰,依法給予相關責任人員暫停執業、吊銷資格證書、一定時間內直至終身不得進入行業等處罰。
通知要求嚴肅消防執法責任追究。明確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具體責任。建立健全消防執法責任制和執法質量終身負責制。
2020年4月,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召開全國消防救援隊伍視頻會議,相關指示精神和批示要求,細化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動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會議指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是安全生產領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一次重大行動,消防領域的專項整治作為重點任務之一,要深入開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點場所治理、突出風險整治、鄉村火災防控、重點行業管理五項“攻堅治理”,實施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消防安全素質兩項“提升工程”,從根本上解決消防安全突出問題和重大風險,實現消防安全突出風險得到明顯整治、消防治理責任機制得到明顯加強、火災風險防控體系得到明顯優化、全民消防安全素質得到明顯提升、社會消防安全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消防改革 離民生最近的避難間

▲民用住宅大火擊穿外窗燃燒進室內
近年來,國內高層建筑數量的高速攀升和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在不斷增強,消防產品的必要性越來越得到重視,但對消防產品的認知還處在落后階段。在系列的消防改革措施中,與民生最接近的避難層(避難間)有了明確規定。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已廢止的2005年版)首次提出高度超過100m的公共建筑,應設避難層或避難間,從首層到第一個避難層之間的樓層不宜超過十五層,因發生火災時集聚在第十五層左右的避難層人員,不能再經樓梯疏散,可由云梯車將人員疏散下來,而當時國內有一部分城市配有50m高的云梯車,可滿足十五層高度的需要。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已廢止)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難層(間)的防火要求,強制規定高層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潔凈手術部設置避難間。并提出了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戶應有一間房間符合下列規定,首先是靠外墻設置,并應設置可開啟外窗;其次是內、外墻體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該房間的門宜采用乙級防火門,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現施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則進一步新增了老年人照料設施設置避難間的要求。
廣大業主,在新房驗房時,就要做好相關的驗收功課,高層單位檢測耐火構件時注意核實外窗的完整性和要求開發商明確所使用的防火玻璃材質與耐火時間等細節,保障居住消防安全。
生命至高無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責任,敲響消防3·15安全的警鐘,提升對消防安全的認識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這也意味著,留給防火構件造假的高層建筑開發商和生產企業的時間不多了,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