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偌大的車間里,工人不多,一只只機械手在忙碌地工作著,經歷搬運、切割、噴涂、打孔等多道工序后,僅一分多鐘內,就有一個產品從自動化生產線誕生……疫情期間,位于楊和鎮的佛山市品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品柏科技”),智能生產車間內依然熱火朝天。
時間就是金錢,積極實施智能化后,投入的兩條生產線不僅使品柏科技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也讓企業的人工成本和生產周期大幅下降,在轉變中贏得新機。
技術升級生產速度翻倍
智能機器人仿佛鋼鐵戰士般整齊排列,機械手臂快速運轉,上下玻璃片一鍵操作,從搬運切割到納米涂層,淋浴門生產已經基本實現自動化……13日,品柏科技生產車間內,機器正在忙碌運轉。
相較于忙碌運轉的機器,偌大的車間內,操作工僅有寥寥數人。代替他們在眼前忙碌的是數臺機械手臂,它們輕松地完成搬運、切割、噴涂、噴纖等一系列操作。
“要在傳統行業里做些新嘗試。”作為一家傳統行業企業,品柏科技卻有些“不傳統”。品柏科技總經理張曉玲說,公司主要生產高端智能浴缸及智能蒸汽房、淋浴房、門窗等產品,在建廠之初便開始采用自動化生產設備,意在實現傳統衛浴產品生產的提質升級。
品柏科技副總經理焦秋生介紹,實現智能化后,相較于同行業傳統生產方式,整體人力成本下降,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且更為安全、環保。目前公司共有2條自動化生產線,分別是浴缸智能生產線和玻璃鋼化線。
“知道機器人好不好用的永遠是一線工人。”焦秋生說,品柏科技在實施智能化時,選擇了應用示教機器人,這在目前的浴缸制造行業中較為少見。以浴缸生產線中的噴纖機器人為例,只需工人帶著機械臂按產品的加工方式進行一次軌跡行走,機器人就會自動記錄噴涂軌跡,若不滿意示范結果,還可進行反復示教噴涂,從中選擇最完美的結果,作為機器人今后的作業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產品質量得到保障的同時,也能有效避免惡劣作業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智能化,帶來的更大改變是效率的提升。在今年6月初投用的玻璃鋼化線前,機械臂正在搬運玻璃,這些玻璃平均重量超10斤,最重可達上百斤。采用傳統生產方式,從搬運玻璃到完成擺放,至少需要6個人協力完成,如今只需要1名女工操作機械臂,即可輕松完成作業。
“搬運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而且還能有效避免玻璃損耗。”焦秋生說,智能化節省了更多人力成本,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按照目前公司1.5億元左右的產值,傳統生產方式需配套250人左右,目前公司只有75人,但已經能夠滿足生產需要。
“自動化程度將不斷提升。”品柏科技副總經理陳潔玲表示,希望通過增加智能化設備,來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盡量將職業健康危害降到最低。目前,品柏科技在智能化改造上已投入2500萬元,今年將繼續投入500萬元,提升公司智能化程度,最終的目標是整個車間全部工序實現智能化。
空中擴展用最小占地面積實現最大產出
現在正是生產旺季,品柏科技的智能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熱火朝天。
很難想象,就在兩年前,這里曾一片沉寂。當時,該地塊尚屬佛山市高明豐林環保包裝有限公司使用。楊和鎮經促局局長曾志輝介紹,該公司由于經營不善,幾年前就處于停產狀態,而且經濟效益差,畝均稅收低。后來,在楊和鎮政府的牽線搭橋下,經與原土地使用權人協商,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在2018年底,品柏科技正式入駐高明區。
“當地政府服務的魅力吸引了我。”張曉玲說,在項目土地流轉過程中,當地政府通過增加容積率免補地價、給予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資金獎補等方式給予扶持,遷到高明后,企業真正享受到了“上門服務”,問題都能快速解決。“在這里解決問題都很順暢,企業感覺很安心。”
對土地高效利用的理念,也體現在品柏科技的日常生產中。“要保證用最小占地面積實現最大產出。”焦秋生介紹,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采用雙層空間爐的結構,實現從原來的平面作業向空中發展轉變,從而實現整體生產線用人,從傳統生產方式的16~18個人,變成現在的8人左右;占地面積降低至原來的一半,但每平方米產出提升至原來的2~3倍。
智能化實現空間高效利用,離不開公司最初的發展理念。張曉玲說,自成立起,品柏科技便是朝著打造高端智能衛浴企業的方向進發,企業也將進一步加強智能浴室鏡、智能淋浴套裝、智能龍頭、智能蒸汽房等智能家居潔具的研發和生產。目前,企業有專門的技術研發團隊,技術研發經費約占每年經營收入的2%。
今年上半年,品柏科技從一家100%的出口企業,開始邁出內銷的第一步。目前,公司已與云南某開發商開展訂單式合作,第一批3000個智能浴缸預計本月底交貨。“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上升,相信我們的智能家居產品會越來越受歡迎,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我們充滿信心。”張曉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