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光學領域專業型人才。通過不斷開拓創新,使公司僅憑加工藍玻璃濾光片,每年產值就超過2億元……
說到藍玻璃,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說起手機、數碼相機的攝像頭,大家就再熟悉不過了。我們使用的攝像頭鏡片,就是由藍玻璃加工而成。一片片小小的“玻璃”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我縣就有一家專門從事藍玻璃材料與器件制造的企業——徐州豐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作為一名光學領域的專業型人才,通過不斷開拓創新,使公司僅憑加工藍玻璃濾光片這項產能,每年的產值就超過2億元。今天的“致敬企業家”專欄,就讓我們走近……

徐州豐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
從決策到實現量產他們創造了“豐縣速度”
豐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無錫元亮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元亮科技是國際領先的光電材料和器件供應商,為擴大生產規模,2017年初,包括李智在內的多位公司高管,多次到豐縣考察調研,當年10月份,豐誠新材料就落戶到了豐縣開發區智能終端產業園。

李智告訴記者,元亮科技之所以迅速做出在豐縣投資的決定,從公司內部來講,是有幾大考慮的。
第一是豐縣的招商政策,特別是營商環境確實非常好。另外讓元亮科技公司內部非常認可的是豐縣招商團隊,在和豐縣的接觸過程中發現,豐縣不光是給公司提供了一系列的好政策,同時各級領導也在切實地替企業考慮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困難,并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政策:比如說人才上一些困難,給了公司相對應的人才政策;比如說公司在融資上的需求,也相對應的特事特議,給了公司一個很好的融資環境。
保姆式的一對一服務,讓元亮科技看到了豐縣的真誠,迅速作出了落戶豐縣的決策。從2017年年底開始落戶,到2018年五月份試生產,再到2018年八月份具備量產的條件,李智告訴我們,這個速度在整個行業、同類的項目中都是非常快的,從此,在他們企業內部就有了一個專有名詞——“豐縣速度”!
一片小小的“藍玻璃”撬動智能終端大市場
豐誠新材料公司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藍玻璃熔煉技術為依托,從事藍玻璃材料與器件制造,主營產品為藍玻璃紅外截止濾光片及鏡座組件,此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數碼相機、攝像機、投影儀、DVD設備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

一片小小的“藍玻璃”,里面卻蘊含著著極高的科技含量。李智告訴記者,公司現在主要的藍玻璃產品有兩個規格,一個是0.1毫米規格的,另外一個是0.2毫米規格的。它們的表面要求之高,李智打了個比方:就像是在一個一千平方米的廠房里,不能有一顆芝麻粒。

而目前全中國能做0.1毫米藍玻璃產品,并達到量產的僅有兩家企業。李智說,豐誠新材料為儲備0.1毫米技術,只是研發費用就投入了四百萬元,就是在為明年乃至未來手機等產品越來越薄的趨勢下,超薄的技術廣泛得到應用而提前做好準備。
李智知道,要使企業有永不枯竭的發展動力和活力,技術和人才缺一不可,為此,豐誠新材料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引進,努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就憑著這一片薄薄的藍玻璃,豐誠新材料訂單不斷,產品供不應求,每年的產值超過2億元。
立志補充完善整條產業鏈他為豐縣招商傾盡全力
除了豐誠新材料公司的總經理,李智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豐縣人民政府的招商專員。看中豐縣的發展前景和營商環境后,兩年來,李智多次邀請自己的好友來我縣考察洽談、共謀發展。

作為豐縣縣政府聘請的招商專員,李智也是兢兢業業,堅持以商招商、精準招商。一方面是招引身邊的朋友或者身邊一些比較好的企業共同前來豐縣發展,如晶成光學、威聚電子等。另一方面,李智希望依托現有的攝像頭產業鏈,延伸擴展、招大引強,補充完善豐縣整條產業鏈。
李智說,我縣尊商、重商、親商、愛商、服商的軟環境,讓他堅定了把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李智信心滿滿。

李智說,他相信在未來的兩到三年之內,企業會得到快速發展,同時通過招大引強,補充完善產業鏈,能夠在豐縣形成一個完整的攝像頭產業鏈。而未來五年之內,這個產業鏈里,將很有可能在豐縣產生一個上市公司。

用“小玻璃”撬動“大市場”,在李智身上閃爍著科技型企業家的光芒與智慧,期待李智的“預言”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