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盡管多數工業品期貨價格下跌,已經連收兩根大陽線的玻璃期貨主力合約仍然強勢收漲,創出一年多以來的收盤價新高,較去年同期上漲約14%。近段時間以來,玻璃期價漲勢較猛,從9月25日至今,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漲幅超過100元/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玻璃期價再次回暖,主要是受現貨價格大漲的提振。
玻璃期價回暖后期玻璃漲價幅度有限下一頁
隆眾資訊玻璃分析師張琳認為,近期玻璃現貨價格上漲,是在“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背景下多因素共振形成的。從供給端來看,玻璃產量處于可控范疇。截至10月中旬,全國玻璃新建、復產生產線19條,停產檢修產線18條,在產生產線日熔量159895噸/日,較年初產能增加395噸/日,整體產量也較去年基本持平。河北邢臺下屬的沙河市是全國最大的玻璃產地,根據當地政府文件,為完成大氣污染治理目標,將有6條玻璃生產線停爐改造。國慶節前后,已有兩家企業各停產了1條生產線。市場參與者對后續4條生產線落實停產的預期得以提升。相關公司有旗濱集團、耀皮玻璃、金晶科技等。
從需求端來看,下游需求的表現要略好于之前預期。玻璃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后端需求,剛公布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增長4.81%,延續8月份增長表現,這也是自2017年4月以來首次出現兩連增。前期房地產開竣工增長率長期呈現“剪刀差”走勢,使房地產周期拉長,客觀形成了“蓄水池”現象,如今隨著北方冬季來臨,房地產工地及玻璃加工廠出現趕工現象,前期“積壓”的玻璃需求得到一定釋放。
企業庫存處于年內低位。受春節期間累庫及一季度需求復蘇緩慢影響,玻璃行業庫存在4月份出現峰值,之后隨著華中地區庫存領降,全國庫存開始緩慢消化,5—6月份各地8條生產線集中冷修,也加速了企業的去庫速度。進入9月份以后,終端需求持續放量,疊加北方市場限產消息持續發酵,企業庫存進一步下降的同時,也刺激了中下游企業的備貨意愿。企業庫存低位的同時,在傳統旺季背景下也制造了玻璃價格上漲的空間。
大有期貨玻璃分析師吳航飛同樣表示,目前正值玻璃現貨傳統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市場需求穩中有升,且華北沙河地區部分生產線停產消息擾動,增加了生產企業和貿易商的市場信心。從下游加工企業訂單情況看,環比略有增加,存在一定的剛性需求。雖然月初受到放假的影響,庫存略有增加,通過近期出庫,大部分生產企業的庫存均有部分程度的削減。“玻璃現貨價格方面,北方地區上漲幅度大于南方地區,預計后期整體還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展望11—12月,華泰期貨分析指出,產能方面,目前暫無新增生產線計劃,而前期冷修產能復產不確定,供給端的焦點集中在月底前沙河地區剩余幾條燃煤生產線能否如期停產。成本利潤方面,國內純堿市場供大于求,成本弱勢有利于玻璃生產利潤在較高水平維持。庫存方面,玻璃生產庫存旺季去化,但同比依舊不低,而除非強停,否則高利潤下高開工有望維持,11月生產企業庫存或表現為季節性累庫。11月玻璃消費季節性偏淡,不過河北生產線停產預期或繼續提振市場,而高利潤和不低的庫存或將限制價格上行空間。策略上,華泰期貨建議以中性偏多為主,關注華北地區玻璃生產線的放水及其他地區玻璃價格的跟漲情況。
對于后市,張琳表示,目前北方玻璃產能出現縮減,且在后期仍有一定減產預期,而新增產能多集中在南方地區,導致后期市場表現或出現一定分化。“由于北方部分地區受季節影響,短期內仍存在一定趕工需求,市場價格仍存在一定上漲條件,但考慮到今年春節較往年提前,中下游貿易商手中也有數月不等的賬期,不排除今年回款節奏提前的可能,企業及貿易商不會對下游過多授信,疊加下游市場利潤表現偏弱,將影響價格向下游傳導,因此后期玻璃漲價幅度有限,預計下月玻璃行情將逐步走向平淡,而南方地區近期仍有部分生產線有引板或投產計劃,市場價格將以平穩走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