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份,玻璃期價圍繞1500元/噸展開了一波震蕩行情。盡管玻璃現貨市場持續挺價,但實際需求尚未有明顯起色,使盤面顯得十分糾結。
不過隨著近期下游貿易商進入旺季備貨期,玻璃廠家庫存或迎來消化高峰,預計玻璃期價下跌空間有限,后市或還有上漲動力。
企業挺價意愿較強
正值夏季,在高溫和雨季的雙重影響下,玻璃市場需求表現平平。雖然多地玻璃廠家挺價意愿較強,但缺乏需求拉動,廠家漲價執行情況不佳。同時,玻璃盤面也呈現膠著態勢。
究其原因,以沙河基準地價格來看,當前盤面已升水沙河市場約100元/噸,隨著FG1909交割臨近,期現價差將逐步回歸,使期價上行存在阻力。
不過進入8月份以來,下游玻璃加工企業的訂單有所增加,生產企業的信心有所好轉,近期華東、華北及東北等多地玻璃廠家報價開始上漲。
近日玻璃主力將移倉至FG2001,在未來市場需求增加的預期下,FG2001價格存在低估,后市有望提升。
庫存有望加速削減
今年春節之后,玻璃廠家庫存總量持續在4000萬重量箱以上的高位,4月中旬甚至達到4528萬重量箱的歷史高峰。
雖然第二季度庫存有所下滑,但截至7月末,全國仍有4051萬重量箱的高位庫存,庫存基數較往年明顯上升一個臺階。
與去年7月底數據相比,庫存增幅高達28.5%。近期隨著廠家出庫情況改善,玻璃主產區沙河地區廠家及貿易商庫存已處于合理偏低水平,整體資金壓力不大。
8月中旬將召開華東華北會議,預計對旺季市場玻璃價格將有所提振。8月~9月是玻璃庫存消化高峰期,在季節性去庫存預期下,后期廠家庫存有望加速回落。
需求或有季節性增加
7月份以來,沙河長紅玻璃、大連億海玻璃及漳州旗濱二線等生產線紛紛復產。不過從年內玻璃產能變動來看,冷修產能多達13條,累計減少的日熔化量依然超過新建及復產產能之和。
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累計產能減少達到3050噸/天,在此背景下,市場庫存卻大大超過去年同期,表現出市場需求的低迷。部分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緊張,采購和履行訂單的節奏同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延緩。
2019年1月~6月,房屋竣工面積324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7%,降幅連續3個月擴大。在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因地施政的調控下,長期來看,房地產需求仍不樂觀。不過下半年是房屋竣工高峰,市場或有一定的季節性改善,從而帶動玻璃消耗。
綜上而言,近期玻璃現貨市場信心增強,旺季效應或有助于玻璃加工企業訂單的增加,從而有利于玻璃廠家的出庫,從而提振玻璃市場價格。玻璃價格繼續回落空間有限,后市有望實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