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中國巨石在浙江桐鄉總部隆重舉行股票上市20周年慶典暨智能制造基地年產15萬噸玻璃纖維、2億米電子布投產儀式,中國巨石科技中心奠基儀式。
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中國建材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劉志江,中國建材集團黨委常委、總經理曹江林,中國建材集團黨委常委、副董事長李新華等出席活動。
回顧中國巨石上市后的20年,不僅是企業轉型升級的20年,更是企業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跨越的20年。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巨石總資產超300億元,年均增長18.08%;玻纖產能規模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長21.98%;20年來累計創造了190億元的利稅,年均增長24.05%;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年均增長17.95%;市值年均增長17.71%,公司上市至今現金分紅金額累計達30.58億元,股利支付率連續多年超過30%;人均年收入年均增長11.30%。
目前,中國巨石玻纖總產能超過180萬噸,占中國總產能的40%、世界總產能的22%,資產總量穩步提升,專利保有量居國內行業第一,巨石多次主持或參與制定標準,巨石高端產品占總產品的66%,二十年來,產能利用率達到100%以上、人均產能增長16倍、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了50%、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3.87倍。

事實上,巨石的智能制造項目已經呈現百花齊放之勢。2018年7月,巨石九江年產35萬噸玻纖生產基地建成;8月,中國巨石智能制造基地首線年產15萬噸生產線點火,埃及20萬噸玻璃纖維生產基地投產;10月,巨石美國年產8萬噸生產線窯爐鎖磚;12月,中國巨石智能制造基地年產2億米電子布點火;2019年3月,巨石成都年產25萬噸玻纖智能制造基地奠基……
可以說,如今的中國巨石正以智能制造作為產業變革的新引擎,以智能工廠建設為載體,以關鍵制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最終實現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資源能源消耗、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的目標。“未來,巨石要讓整個生產更科學,布局更合理,操作更簡單,運行更安全,統計數字更精確,管理更有效,方方面面體現在智能上,從而實現不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不僅是自己要做好,更重要的是要做成一個行業的樣板,做成一個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典范。”中國巨石總裁、巨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毓強說。

2018年,張毓強高屋建瓴地提出未來五年的新發展戰略——“制造智能化、產銷全球化、管控精準化、發展和諧化”,使命——“創新引領智能制造,為復合材料發展作貢獻”,愿景——“保持全球玻璃纖維工業領導者”。到2022年末,公司將繼續保持粗紗規模全球第一,實現細紗規模全球第一,實現技術與裝備技術持續全球領先,企業競爭力全面增強,行業領導地位全面鞏固,民族工業地位全面體現,最終實現由大到強大的轉變,由強大到偉大的跨越。

市委書記盛勇軍在致辭中說,幾十年來,特別是上市20年來,中國巨石始終堅持以市場為準則,緊抓時代機遇,找準行業脈搏,積極推進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多年來一直在規模、技術、質量、市場、效益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為推動桐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不到兩年時間,一條年產15萬噸玻璃纖維智能制造生產線和一條年產2億米電子布智能制造生產線就投產運行,讓我們再次見識了什么是巨石速度、巨石效率,也讓我們再次見識了再造一個新巨石的信心和決心。
盛勇軍勉勵中國巨石再接再厲,以智能制造為契機,始終堅持走的比別人早一點,想的比別人多一點,做的比別人好一點,不斷提升競爭力,勇攀發展新高度。

當天上午,中國巨石舉辦的一場題為“創新、企業家精神與世界一流企業之路”的主題論壇上,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會游與宋志平、張毓強共同圍繞主題分享自己的觀點。在中國巨石科技中心奠基儀式上,于會游希望中國巨石以此次科技中心開工建設為契機,在新的起點上,牢固樹立加快發展的使命感、轉型發展的責任感、率先發展的榮譽感,進一步深化改革、注重創新,努力實現從大到強大到偉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