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電集團藝術家郭居凱書寫藝術人生
從哈電集團所屬企業的一線工人到國際注冊工藝美術大師、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典型人物、中國第七屆工藝美術大師推進評選專家、黑龍江省龍江技術能手、高級雕刻師、“中國玻璃書刻創始人”……現任哈電集團同心印苑秘書長郭居凱,以玻璃為紙刀為筆,書寫玻璃書刻的藝術人生。
郭居凱早期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張天民、徐玉璞先生,篆刻師從著名篆刻家王兆卿先生,并得到著名篆刻家單寶山先生的指點,25歲便拜齊白石傳人國畫大師蕭大原先生為師,被收為密室弟子,對中國繪畫有著深層次的理解力和鑒賞力,書法“龍”字被收入《歷代名家百龍字》一書。
后期,他潛心研究玻璃書刻藝術,尤其是在玻璃茶具上進行了精心的藝術創作,將傳統的書法、繪畫意境與雙鉤技法融入玻璃書刻領域,創造出一種耳目一新的作品,體現了“茶禪一味”的修心理念和抒情素雅的精湛技藝。
有別于一些常見的微雕作品,郭居凱將書法藝術和雕刻創作融為一體,提升了微雕作品的藝術價值。在只有1平方厘米的選材上,郭居凱僅用10分鐘就可將百字的《赤壁懷古》盲刻完成,放大鏡下的詞句筆鋒蒼勁有力。
藝術生涯不乏艱辛,面對只有1毫米左右的薄玻璃,郭居凱感慨地說:“這是一項如履薄冰的創作!”他不知經歷過多少次,一不留神走刀或用力過大,把花費幾個夜晚雕刻的作品瞬間變成一件廢品,也不知經歷多少次手指被扎破的疼痛。憑借堅毅和執著,累積經驗和功力,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日漸達到從容和嫻熟的藝術境界,作品也日臻完美。
一件高不足一尺、直徑近8厘米的“玻璃書刻”作品上,濃縮雕刻了老子《道德經》全81篇共5000多字的內容,每個字只有1毫米大小,只有借助高倍放大鏡才能看清上面雕刻的文字,嘆為觀止、堪稱一絕。該作品放大20倍后,仍然能清晰看出蒼勁有力的書法筆意和章法。
這件作品是在世界工藝美術節、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榮獲“中國原創。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的作品。此項殊榮不但填補了中國工藝美術的一項空白,而且被中國美術界資深專家譽為開創了中國工藝美術新紀元,標志著中國藝術家在該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隨后,在中國首屆傳統工藝名人名品展中,該作品和其它幾件“玻璃書刻”組合的系列作品又一舉獲得“中國首屆傳統工藝名人名品獎一等獎”,該作者被授予“中國傳統工藝領軍人物獎”殊榮。
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這次能獲得國際級展會大獎,是哈電集團近年來高度重視品牌文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成果之一。消息傳回哈電集團后,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一種追求品牌文化之風悄然興起。近年來,職工們也常常利用工余時間,在書法、繪畫、雕刻等領域陶冶著自己的情操。
在鋼筋鐵骨之間揮毫潑墨,在大國重器之間運刀如筆。“玻璃書刻創始人”郭居凱不僅雕刻著自己的藝術人生,也為哈電集團的文化藝術氛圍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