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國內廠商持續擴大面板產能,從而帶動偏光片的市場需求。不過,偏光片以及相關材料擴產速度不及面板擴產速度,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引發偏光片缺貨問題,預計偏光片供應吃緊的狀況將一路延續到2022年,2019年價格持穩,偏光片企業運營將被看好。
在大陸面板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上游材料設備國產化的鼓勵政策下,偏光片廠商積極跟進,擴大研發投入,產能規模也在不斷擴張,國產替代率預期將得到大幅提高。目前,三利譜、盛波光電、誠美材料等廠商也在加速布局,以搶占市場先機。目前,偏光片市場情況如何呢?相關企業有哪些動態?
近年來,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國內廠商不斷擴張面板產能,這給面板上游設備與材料廠商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讓偏光片的市場需求也呈現出較高的增速。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偏光片市場規模有望從2017年的150億元成長至2021年的300億元左右,市場需求依然在快速增長。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制造中心轉移到中國境內,中國的智能手機和電視整機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繼續增長,作為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大宗采購商品之一,顯示面板的國產化速度明顯提升,從而拉動面板上游的材料與設備國產化進程同樣提速。
長期以來在偏光片市場一直占主導地位的是日東(Nitto)、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和LG化學(LG Chem),在偏光片市場總額中仍然占據著80%的比例。不過,老牌的偏光片生產廠商如日東電工已經開始轉型不再開出新的產能,LG化學和住友化學也放慢了擴張步伐。韓國的ACE和日本三立子,因為資金問題,新線也基本處于停滯。
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還是大陸市場及本土的偏光片廠。相對于日本、韓國、臺灣眾多已經成熟完備的企業而言,中國內地廠商中TFT-LCD偏光片預備用全工序規模生產能力的廠商主要為盛波光電和三利譜、東旭光電等幾家企業。
偏光片為面板核心材料,成本占比高達10%左右。加速材料國產化是未來下游面板廠商提高成本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國產偏光片將成為廠商首選。盡管中國內地對偏光片需求量巨大,國產化率卻不到10%,可見國產偏光片未來潛在空間大,當下是本土偏光片廠商最好的發展時機。
偏光片國產化優勢
在面板產能逐漸轉移到我國的情況下,偏光片產業的大規模進口替代即將到來。下游客戶普遍有強烈意愿配套使用國產偏光片,那偏光片國產化有哪些優勢呢?那就隨小編一起來分析。
偏光片國產化配套有三大好處:
一是售后服務將更為便捷周全。
二是成本將大幅下降。相同規格、性能的產品,本土廠商大尺寸偏光片通常報價會比國外競爭對手略便宜,我們粗略估計報價低5%左右,體現一定程度的性價比優勢。如果考慮關稅,本土廠商價格優勢更加明顯。因此,整體上相同產品,對面板廠來說,采購本土廠商偏光片的成本<外資中國設廠<外國進口。
三是訂貨周期也會大大縮短。
此外,出于產業安全的考慮,國家對于國內面板廠商有國產化材料使用的比例要求,這都為偏光片的國產化提供了市場機遇和政策保證。所以國產偏光片高速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各大廠商動態
三利譜
三利譜是國內主要的偏光片企業前兩名,也是偏光片國產化的主要推動者與參與者之一。公司一貫重視技術研發投入,并持續加大與客戶同步開發、產品結構研發和工藝流程的研發力度。
2018年,三利譜合肥線完成重大客戶導入工作,也已在2018年Q4進入批量量產階段。公司于2019年Q1開始加速放量生產,疊加2019年年底IPO募投項目投產,出貨量有望從2017年的500萬平米成長至2021年的3000萬平米。三利譜公司將在提高偏光片國有率方面做出更多貢獻。
目前合肥產能2019年上半年開始大幅上量,后續結構進一步優化,提高43寸TV、筆記本電腦等更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屆時1600萬平米產能,對應滿產收入有望達到8-10億;同時預計龍崗產線2019年底有望投產,2020年開始爬坡,2021年大幅貢獻業績,屆時會承接更多高價值的小尺寸產品訂單,滿產對應收入可達到10億元以上;再加上現有公司部分,全部滿產后,公司收入規模有望達到30億元左右。
較海外同行,三利譜大尺寸偏光片成本端優勢明顯,未來穩態凈利率有望達到7-8%,合肥+龍崗產線滿產后,年利潤可達2.5-3億元。
東旭光電
2016年12月,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日本)、東友精細化學株式會社(韓國)及拓米國際有限公司(中國香港)共同設立的公司控股子公司旭友電子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福清市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福州旭友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兩條偏光片后加工生產線,項目設計產能每年1000萬平方米偏光片。
2017年7月3日,東旭光電發布公告稱,福州旭友偏光片項目已于6月30日正式投產,該項目從動工到正式投產僅用時105天。
東旭光電表示,該項目的投產標志著公司正式邁入偏光片制造領域。偏光片產業將是公司光電顯示板塊中繼液晶玻璃基板之后的又一核心支柱產業,與公司光電板塊現有的液晶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蓋板玻璃、藍寶石等產業形成協同效應,使公司成為國內領先的平板顯示材料綜合供應商,進而提升公司綜合實力和行業地位。
盛波光電(深紡織A)
2018年8月14日,深紡織A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建設超大尺寸電視用偏光片產業化項目(7號線),將建設一條幅寬為2500mm,車速為35m/min的TFT-LCD用偏光片生產線,生產規模為年產TFT-LCD用偏光片3200萬平米,項目總投資估算為19.59億元。
深紡織稱本項目瞄準國內偏光片產業發展趨勢,匹配國內8.5、10.5/11代液晶面板線需要,通過引進日本偏光片企業日東電工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東電工")業界領先的超寬幅偏光片生產技術,在廣東省深圳市坪山新區大工業區青松路8號盛波光電科技園區內建設7號線項目。
項目將使用日東電工指定供應商制造的設備,根據與日東電工簽署《技術支援合同》,確保技術和生產水平達到預期,其技術團隊將為項目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和軟硬件服務支持。
深紡織認為盛波光電全程參與了昆山之奇美2500mm產線建設過程,可提前掌握超寬幅產線的技術和經驗,縮短爬坡期,控制爬坡期風險;同時盛波光電已有20多年的偏光片技術基礎,因此,項目的運營和工藝優化具有長期且穩定的技術保障。
杭州錦江集團
2018年5月28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51個項目總投資500億元,預計達產產值及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其中,杭州錦江集團偏光片項目成為區內平板顯示企業關注的焦點。
該項目由杭州錦江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8億元,將建設一條幅寬2500mm偏光片產線和一條1500mm偏光片產線以及偏光片上游材料產線。
項目將補上該區平板顯示產業鏈的關鍵一環,助推該區建成國內技術先進、生產規模、產出效益高的液晶面板基地,形成了從高端面板、模組到智能終端的新型顯示全產業鏈。
皖維高新
2018年3月份,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居巢經濟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擬投資設立合肥德瑞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德瑞格公司注冊資本為12000萬元人民幣,其中皖維高新出資8400萬元,持有新公司70%權益,居巢經濟開發區出資3600萬元,持有新公司30%的權益。
據悉,皖維高新現有的500萬平米/年聚乙烯醇(PVA)光學薄膜生產線已實現產業化,為實現產品鏈配套和共同發展,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公司經濟效益,擬投資700萬平米/年偏光片項目,與之實現產業配套。
而本次擬投資建設的德瑞格公司將作為偏光片項目的實施主體。根據安徽省化工設計院提供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總投資為34,991.69萬元,其中建設投資為28,128.31萬元,總占地面積34291平米。
該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濕式制成技術,引進國外先進生產設備,新建年產700萬平米偏光片生產線一條,主要建設包括處理線、延伸線、涂布線、分切線等主生產線及配套公用、動力、服務設施。預期該項目建成達產達標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1億元。
明基材
大陸面板新產能持續開出,造成偏光片供應吃緊。有大陸客戶登門找上明基材,希望可以簽供貨合約、包下產能,確保供貨。
自2018年以來,明基材三條偏光片產線持續滿載,目前兩岸一線、二線廠商,幾乎都為其客戶,大陸客戶占比已逾三成。明基材2018年營收重返成長軌道,營收達127.64億元,相比前一年成長14.66%。今年1月營收11.84億元新臺幣,月增5.05%,年增11.96%,為2016年12月來最高。
偏光片大廠明基材料董事長陳建志表示,目前可撓顯示器是以OLED技術為主,偏光片是重要的零組件,而且扮演關鍵角色。公司是跟工研院技術合作,預計2019年就可達到量產能力,實際出貨狀況就要看客戶認證及拉貨進度而定。據悉,明基材柔性偏光片已打入大陸品牌大廠供應鏈,相關新品可能在2019年第二季上市。
此外,陳建志認為2019年營運展望很難預測,因為對面板業來說,面板產能大增、面板業還是會辛苦。但是偏光片的擴產速度跟不上面板擴產的速度,因此偏光片供需還是緊俏的,只是政經情勢變化是否會對終端消費變化產生影響,這要觀察,所以2019年很難預測。
至于偏光片的供需,由于偏光片現在只剩下合理的利潤,但是要投入又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人力,因此已經沒有廠商愿意再大幅投資擴充偏光片產能。明基材2019年會以現有產能盡量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即使產能利用率是緊俏的,也沒有擴產計劃。現在總共有3條線,整體產出面積已經超越當初還有南科廠時期的產出。
在新事業布局方面,明基才醫療產品營收去年成長30%,2019年擴大在東南亞和臺灣市場的耕耘,預期成長更優于去年。
誠美材
過去幾年,偏光片產業營運辛苦,降價壓力大,誠美材連續兩年虧損。不過誠美材看好大陸新廠擴充帶動的零組件需求攀升,與浙江錦江集團攜手,在大陸投資新廠。誠美材董事長何昭陽表示,偏光片新增產能有限,但是大陸面板新產能大量開出,偏光片供需轉趨吃緊。
昆山奇材目前有一條幅寬1.5米的生產線,2016年第2季量產,受惠大陸新產能開出,接單已超過產能,營運狀況持續改善。第二條2.5米新線預定2019年第4季量產,隨經濟規模提升,昆山廠可望獲利。西安新廠在2017年初動土,第一期預計規劃一條2.5米及一條1.5米生產線,以達最佳生產利用率配置。建廠及量產規劃預計2年完成,搶占65?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受惠于偏光片價格回穩,而且供貨吃緊、出貨暢旺。誠美材2018年營收近128億元新臺幣,為近四年最佳。
美材董事長何昭陽指出,目前偏光板訂單仍旺盛,產能利用率可望維持高檔水位,其中又以電視應用成長性較高。
何昭陽進一步說明,誠美材昆山廠的2.5米超寬幅新產線,也預計將自2019年第四季開始進行試產,此將有助于未來進一步搶攻大尺寸電視市場,估計電視應用偏光片的銷售比重在2019年還會持續增加。
整體而言,何昭陽認為,大陸面板廠尤其是像8.6代、10.5代持續擴產還在進行,因此大尺寸偏光板市場需求也會持續成長,特別是以大尺寸產品的需求會成長最多。
為了應對產業發展趨勢,誠美材接下來也將持續優化臺灣現有4條線、以及昆山廠1條線等等1.5幅寬產線既有設備,以符合市場需求。
誠美材近年拓展大陸市場,已陸續打進京東方、天馬等陸廠供應鏈,去年虧損收斂;中國面板廠產能續開出,誠美材今年業績可望受惠。然而,誠美材經營權之爭尚未平息,董事長何昭陽雖保住位置,但日前總經理陳俊雄闖進公司,雙方爆發沖突,前景烏云未開。
LG化學
2018年1月17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株式會社LG化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后者擬投資約3億美元,在廣州科學城建設大型制造工廠,生產大尺寸偏光片及封裝材料等產品,預計2019年建成投產,達產產值約20億元。這是廣州首個大型偏光片生產項目,將助力廣州打造“世界級平板顯示基地”,并輻射帶動華南地區平板顯示產業。LG化學是韓國LG集團的核心組成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尺寸偏光片企業。
LG化學本次在華南地區布局首個偏光片項目,選址臨近創維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重點平板顯示企業,充分貼近終端市場,不僅可以近距離服務本地客戶,還填補了廣州在大型偏光片生產制造項目的空白,為珠三角的平板顯示產業安上重要一環。
據了解,LG化學是韓國LG集團的核心組成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尺寸偏光片企業,偏光片則是液晶面板三大關鍵原材料之一,隨著國內大規模、高密集建設的面板新產線陸續開建,大尺寸偏光片成長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