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春節假期喜氣祥和的“年味”尚未散去,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雪襲擊了我國北部、中部、華東等地區,大范圍、長時間的雨雪天氣給城市披上了一層“銀裝”。與此同時,道路積雪結冰帶來的不便也讓行車運輸亮起了“紅燈”。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周,沙河玻璃市場遭遇“冷落”。節后歸來,本是市場陸續復工的時段,但道路上,看不到車水馬龍,反而“門可羅雀”。據河北長城玻璃有限公司期貨部負責人武延民介紹,春節后,市場中很少有拉貨的車輛,而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三天。受連續風雪天氣的影響,沙河地區整體出庫放緩,玻璃企業庫存壓力已經凸顯。
武延民給了期貨日報記者一組數據,年前臘月二十(1月25日),沙河整體庫存最低,為208萬重量箱,但到2月15日,沙河整體庫存已達512萬重量箱,增加了146%。惡劣天氣“突襲”,對玻璃現貨的發運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庫存增加就是最直接的表現。
中國玻璃期貨網的數據顯示,本周末行業庫存4030萬重箱,環比上周增加512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732萬重箱。周末庫存天數16.16天,環比上周增加2.05天,同比增加3.01天。
“據了解,目前廠家庫存增幅較大,貿易商多少都進行了囤貨,但是從總量上看,2018年產能并沒有較過去幾年大幅增加。那么這些庫存量是從哪里來的呢?”江海匯鑫期貨研發總監陳毅解釋說,從數據來看,2018年玻璃行業的產能有效率在7月之后較2015—2017年有大幅提升,幅度在10%以上,相當于變相增加產能10%。“玻璃行業通過效率調整增加了超過10%的產能,而這或許意味著行業競爭加劇,以及供給壓力的增加。”
從目前市場整體的出庫情況來看,整體也并不樂觀。“本月以來,華南地區市場總體走勢一般,玻璃生產企業出庫出現了一定的分化,部分廠家市場信心不足。”據業內人士介紹,華中地區廠家出庫情況一般,部分廠家受到天氣影響出庫不及預期,華北地區玻璃現貨市場生產企業出庫速度維持前期水平。
“春節前沙河地區貿易商積極存貨,造成生產企業庫存整體不高。本地貿易商經過春節期間存貨后,再加上近期天氣影響運輸,因此增加存貨速度比較慢。預計要等到下周長途運輸順暢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在業內人士看來,2月份以后純堿價格的大幅度回落,或有助于緩解廠家的成本壓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春節假期之前,玻璃生產企業并沒有更多的優惠措施,一方面自身庫存處于合理狀態,另一方面資金壓力不大。經過春節期間的累庫,廠家庫存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本周以來北方地區降雪和南方地區降雨對即將恢復的市場需求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貿易商和加工企業備貨速度稍有減緩。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后期隨著天氣的轉好以及長途公路運輸恢復正常,加工企業補庫存的速度將有所加快。同時,上游原燃材料價格的松動,也降低了玻璃生產成本的壓力,有助于后期市場價格的挺價運行,以及適量幅度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