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南海獅山的羅村,中國南方一個小城鎮,從18世紀開始制作玻璃器皿,傳承至今;20世紀80年代,華興玻璃公司誕生于此,數十年來,它始終如一地傳承家鄉百年行業,現已發展成為國內行業的領導者。
“華興玻璃”對普通市民來說,似乎還不是那么熟悉。然而,市民家中各種各樣的玻璃瓶瓶罐罐,無論是啤酒白酒瓶,還是食品醬油瓶,可能10個就有9個產自華興。自1987年創立以來,華興玻璃先后與百威、可口可樂、海天、老干媽等國內外啤酒、飲料、調味品等行業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產能和銷售規模在亞洲占第一位。
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創立于佛山,主要業務是玻璃瓶的生產與銷售。在玻璃瓶生產制造的細分市場,華興玻璃的產能以及銷售規模在國內日用玻璃行業中占龍頭地位,目前華興玻璃年產量約300萬噸,全國市場占有率在16%左右。
“我們所在行業是為整個大消費做配套,在產業鏈中處于大消費領域的上游。我們的客戶都是白酒、啤酒、食品、飲料、調味品等行業的品牌企業。”華興玻璃董事會秘書羅金昆說,華興玻璃作為大消費領域配套產業鏈的一環,得益于大消費的持續旺盛,近十年產能規模每兩年就翻一番。
作為消費行業的配套產業,華興玻璃的投資布局一直是跟著市場和客戶走。“現在的競爭已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而是產業鏈和產業鏈的競爭。因為我們是做玻璃包裝容器配套的,就近和客戶配套,可降低雙方運營成本。”羅金昆表示,華興玻璃將繼續加快在全國的戰略布局。
區域合作:獨樹一幟的精準布局
位于羅村務莊的華興玻璃佛山總部的會議室內,一張華興全國布局圖格外引人注目。
據羅金昆介紹,為了更好地貼近市場,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華興玻璃如今在全國11個省和自治區投資建設了14家生產基地,其中廣東佛山就有南海、高明、三水3個工廠,為整個珠三角及周邊區域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比如海天醬油、順德酒廠、九江酒廠、珠江啤酒、燕京啤酒等。
作為一個成長于珠三角的企業,對于企業大膽“走出去”,羅金昆認為,要占領全國的市場,可以大膽地走出去。“走出去要根據自己企業的發展,因為我們的產品是有一定的運輸半徑,最好是在300公里范圍內,太遠的話運輸成本就很高。我們有客戶,有市場,在當地建廠能減少運營成本,可以更貼近市場,更好為客戶服務。”
很多企業都怕走出去,在羅金昆看來,其實企業最大的顧慮是產業配套、地域文化、營商環境,還有各地的風土人情、商業氛圍都不一樣。“但還是要嘗試,只有出去了才知道。公司選址的標準,首先考慮客戶市場,第二是這個地方的區位優勢,還有能源的供應,也會考慮競爭環境、經商環境和風土人情等。”
談起華興玻璃的成長,羅金昆格外感慨:“實際上在20多年前,企業還很小,市場都是別人壟斷的。在夾縫中謀生存,和很多民營企業一樣,華興也走過艱難的路。”但華興始終堅持竭力使客戶成功、通過客戶成功從而成就自己的經營宗旨,漸漸贏得客戶信任,也為自身的發展積累了資源。

華興玻璃在國內市場成長起來并有了國外市場的積累后,國外客戶主動來找華興玻璃做配套。“很多國外大客戶是先在國內市場跟我們合作,我們對外就有良好的信譽,出口就好很多;此外國外大訂單不但要看質量、技術水平,還看企業的社會責任。”羅金昆說。
“像百威這樣的國際大公司,對供應商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他們一旦認可你,就不會輕易更換。”羅金昆透露,華興玻璃現在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如果我們要做,遠遠不止于此,因為我們要先滿足國內的國際化大客戶的需求,要和很多高端客戶談戰略合作。”
“和國際化大客戶合作,成為國際化產業鏈重要一環,最大的好處是倒逼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羅金昆說,“國際化競爭比國內企業之間競爭更激烈更透明,也更高層次,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和自信。”
工匠精神:31年來只專注做玻璃瓶
近十年,華興玻璃始終保持了兩位數的年增長率,尤其是在2017年,營業額和利潤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好成績。
這個好成績的背后正是華興所堅持的工匠精神,“從1987成立至今,我們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好自己的產品——玻璃瓶。雖然經歷過誘惑,經歷過困局,但我們從未動搖。”羅金昆說。
如今,華興的產品為可口可樂、百威、雀巢、海天、老干媽等知名品牌所用,成為全球日用玻璃生產規模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企業,更是國內日用玻璃行業的隱形冠軍。
“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堅守主業,沒有搞短、平、快的投資和項目,沒有實施過多元化。十幾年前,我們的確有很多掙快錢的機會,有很多企業勸我們做貿易,希望利用我們企業的影響,一起捆綁投資房地產。但我們沒有做,因為感覺這些對我們做實業或者想專心做好一樣東西的人來說,不踏實。華興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李深華常說一句話:不是我們的,就不要強求。于是,我們根植于做實業,做實體經濟,專注于自己的領域,做大做強,現在這份執著和堅守有了不錯的回報。”羅金昆說。
羅金昆理解的工匠精神,核心就是專注、執著、堅持、敬業、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在某個領域把它做精,而且執著堅持,做到別人無法超越你。“特別是做實體的人,如何去浮躁、去功利,比較重要。在華興公司,我們幾十年專注做日用玻璃行業,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要做到世界一流。正因為有這個目標、有這種精神,所以我們一直堅守,最終成為公司的文化基因和理念基因。”

食品安全:做最安全的食品藥品容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家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關注。玻璃用于食品包裝,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說是最安全的,是因為它的化學穩定性,經過1600多度的高溫,不會破壞食品里面的內容。到目前為止全世界也還沒有發現其他替代品。在歐美發達國家,很多與食品接觸的東西,禁止用其他東西,只能用玻璃。
羅金昆指出,隨著社會公眾理解的深入,公眾也開始意識到含酒精的,含鹽的,含油的,含腐蝕的東西用玻璃最安全,對食品如此,對醫學類物品來說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看好行業的前景,它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東西,與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就是我們家里的瓶瓶罐罐。”
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與社會責任并不矛盾
“我們的行業是傳統行業,而傳統行業的升級,更多的是技術的升級,管理的升級。不同于轉型資源來做其它的產品,我們會引進很多的國內國外的先進技術,來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比如說我們現在做的叫綠色環保高質量的輕量化產品,把玻璃做得更薄更輕,更不易碎,質量更好,既可以節約能源,也保證產品的質量。”羅金昆說。
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深華表示:“經濟發展與環保并不矛盾,龍頭企業不僅僅在經濟方面是龍頭,在環保等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也要當龍頭。”據了解,華興玻璃在過去10年以來投入巨資進行環保改造,并于2014年將南海羅村總部生產基地9座窯爐改用清潔能源,全部轉用天然氣。積極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已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全球擁有近10000名員工;積極參與各種慈善事業、出資大力支持教育及社區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