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手機更新換代速度極快,各大品牌新款手機紛至沓來,令人目不暇接,而“全貼合屏幕”也成為各大廠商爭相宣傳的賣點。什么是屏幕全貼合技術?全貼合技術有什么優缺點?接下來我們將從六個方面深度剖析屏幕的全貼合技術工藝流程以及制程中常見的問題點。
全貼合技術即是以水膠或光學膠將顯示屏與觸摸屏無縫隙完全貼合在一起。
一、全貼合工藝優點
1、屏幕能隔絕灰塵和水汽
普通貼合方式的空氣層容易受環境的粉塵和水汽污染,影響機器使用;而全貼合OCA膠填充了空隙,使顯示面板與觸摸屏緊密貼合,粉塵和水汽無處可入,保持了屏幕的潔凈度。
2、更佳的顯示效果
全貼合技術消除了屏幕間的空氣,能大幅降低光線的反射、減少透出光線損耗從而提升亮度,增強屏幕的顯示效果。
3、減少噪聲干擾
觸摸屏與顯示面板緊密結合除能提升強度外,全貼合更能有效降低噪聲對觸控訊號所造成的干擾,提升觸控操作流暢感。
4、使機身更薄
全貼合屏有更薄的機身,觸摸屏與顯示屏使用光學膠水貼合,只增加25μm-50μm的厚度,較普通貼合方式薄0.1 mm-0.7mm。
二、全貼合工藝缺點
工藝復雜有所提升,生產良率較低,返工較難,設備投入成本較高,對車間環境要求更高等。
三、3D玻璃制程工藝流程圖

四、3D玻璃貼合工藝制程管控點
3D玻璃貼合工藝制程有三個管控點:玻璃尺寸、防爆膜尺寸和貼合設備精度穩定性。
品牌客戶端對3D玻璃貼合工藝品質要求較高。首先前段來料玻璃進入貼合段的玻璃尺寸是否在標準尺寸管控范圍內,其次防爆膜尺寸是否也在管控范圍內。如兩者之間的公差范圍在5C之內,防爆膜尺寸可根據玻璃平面展開圖縮放比例定制加工,若其中一項不能滿足條件,公差數值超管控范圍則不可貼合。在貼合設備的精度方面,目前國內3D曲面貼合設備大同小異,使用的原理性質相同,都是利用真空硅膠模具貼合,區別在于效率的高與低、良率的高與低、貼合精度的高與低以及設備長期使用的穩定性。
1、3D曲面玻璃

3D曲面玻璃(兩面曲 四面曲 五面曲)

防爆膜(紋理膜 裝飾膜 拉絲膜)
3、玻璃后蓋貼合

3D玻璃+防爆膜
4、貼合設備

CCD視覺對位貼合機:采用視覺軟件抓取玻璃數值,數據傳輸UVW平臺自動對位補償公差值,利用抽真空硅膠模具貼合,適應于大型量產工廠,單機雙工150PCS-180PCS/H.
五、3D玻璃貼合制程不良品原因分析
1、氣泡原因
硅膠模具結構設計、貼合設備真空值、電缸行程限位、設備好壞、機臺氣壓、脫泡設備氣壓、溫度、時間參數設定有誤

2、刮膠原因
成型時間、真空時間、硅膠模具結構設計

3、暗影(蚯蚓紋)原因
氣壓不穩定,硅膠模具結構設計

4、偏位(露白,透光)原因
貼合設備精度、玻璃尺寸公差、防爆膜尺寸公差

5、皺角(反彈)原因
OCA涂布膠量少、曲面玻璃弧度太高、脫泡設備氣壓、溫度、時間參數設定有誤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具體工藝參數需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而定。
六、AMOLED柔性屏
我們與很多OLED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交流后,了解到目前國內OLED企業的研發團隊主要分為三個派別:“韓國派”、“日本派”和“臺灣派”。 全世界目前只有3條OLED生產線,2條在中國BOE,1條在韓國。
中國顯示產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已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10月,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該生產線的成功量產不僅開啟了柔性顯示新紀元,也預示著中國企業開始在新型顯示時代引領全球AMOLED產業發展。
5G時代的來臨,AMOLED柔性屏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量產,帶動3D曲面玻璃產業的爆發。巨大的市場容量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將3D曲面玻璃作為手機主屏幕。2017年蓋板玻璃加工行業最熱的話題,無疑是3D曲面玻璃,但大多數廠商僅將其用于手機后蓋。2018年作為3D玻璃爆發元年,誰將推出前蓋OLED柔性屏模組總成,誰將引領3D玻璃產業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AMOLED屏

OLED貼合后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