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化解玻璃產能基金收繳補償辦法,嚴格落實“四位一體”分包責任體系,嚴格執行差別水電價政策,加大環保執法監管……日前,河北省沙河市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推動化解玻璃產能工作。沙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曾社斌16日表示,該系列措施的實施將確保到2020年底,沙河玻璃總在產產能保持在1.4億重量箱左右。
據了解,沙河市6月初制定了《沙河市化解玻璃產能實施方案》,全面分配化解玻璃產能任務,使企業“人人有份、共擔責任”。對全市所有浮法玻璃生產企業根據實際產能和相關標準,限期向沙河市化解玻璃產能工作指揮部繳納化解玻璃產能基金,專項用于補償承擔化解產能任務的玻璃企業。同時鼓勵企業主動申報壓減生產線,也可進行產能交易置換。
同時,該市還成立了沙河市化解玻璃產能工作領導指揮部,沙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任政委和指揮長,相關市級領導任副指揮長,進一步強化市級領導分包責任、部門主管責任、經濟開發區屬地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的“四位一體”責任落實體系。
曾社斌表示,指揮部對相關企業,嚴格執行差別水電價政策,對未繳納化解玻璃產能基金或未確定壓減生產線的企業,按照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嚴格執行差別水電價政策,倒逼玻璃企業壓減產能。對企業加大環保執法監管力度,對未按要求繳納化解玻璃產能基金和未確定壓減生產線的企業,暫停審批其所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加大對玻璃工業污染物排放的監管、處罰力度,并依據“兩高”《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依法追究企業法人法律責任。
沙河市玻璃產業始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發展,沙河市已成為全國玻璃生產銷售的重要集散地,平板玻璃年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20%,年產值320億元,有“中國玻璃城”之稱。2015年沙河市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火炬藝術玻璃特色產業基地”,被工信部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玻璃產業壓減產能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試點”。2017年,沙河玻璃榮登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位居河北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