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德旺(左)在峰會間隙,與在法企業家交流。右為華人企業家郭義。
在今年的中歐企業家峰會上,曹德旺依然語出驚人:不要老想著趕超美國,先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在接受歐洲記者采訪時,他這樣說:“我40年就專注于造一塊玻璃,我傻嗎?”他在大會上的發言中,也說過同樣的話。
“我不傻!”他自問自答,如果不是專注與制造業,福耀集團不會有今天的發展。有人拉我去搞房地產,搞金融,都被我拒絕了。“我傻么?我認為我不傻!”
“IT、金融、房地產,它們都是服務業,是服務產業用的。如果二產沒有得到很好發展,三產發展什么,有一點喧賓奪主。大家都去做金融、放高利貸,一些地產企業被資本舉牌,這些都是資本在興風作浪。都交給它,它懂得管嗎?它也不懂得管,最后把企業搞垮掉。”曹德旺這樣說。
談到企業在海外的布局,曹德旺說,“我在中國15個省都有工廠,中國的汽車玻璃,我占到70%市場,不可能再擴張,在中國賣汽車玻璃,沒必要再建很多工廠。第二個原因,我是做全球供應鏈產業,國際上大牌汽車廠商都是我的客戶。原來給他們汽車供貨,少量是可以的,大量從中國給他們供貨,他們不接受,他們考慮成本接受能力,地緣上的風險,因此要求我們有全球供貨的能力,才能當它的全球供貨商。因此,我在全球布局,在俄羅斯的工廠2011年就已經建成了。我在海外投資近10億美金。”
那么,海外投資的資金來自于哪里呢?“福耀是一家出口型的企業,每年外匯收入在10億美金左右,外匯資金上可以自己平衡。第二,福耀是一家H股上市公司,有海外融資能力,我沒有動用國家的外匯。由于是H股上市公司,所有投資必須董事會審批通過,還要開股東大會表決方案,之后才能報中國商務部和發改委外管局批準,才能取得合法的投資所需的外匯手續。我們沒有用國家的錢。”
他認為,企業家應該樹立一種奉獻的價值觀,做企業家應該朝這個方向而努力:國家會因為有你而強大,社會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會因為有你而富足,這就是企業家。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企業家,必須朝這個目標而奮進。
他說,實際上,他幾十年來一直以這個來作為座右銘,作為目標來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