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板玻璃轉型升級出效益、電子玻璃突破發展領潮流、光伏玻璃技術領先占鰲頭”、“延伸產業鏈涉足新能源,銅銦鎵硒、碲化鎘發電玻璃全球布局”、“整合優勢資源,跨界現代農業”“國家級重點實驗平臺”、“六年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看到這一則則新聞報道,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科技(600552)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盛科技)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它是如何從默默無聞到嶄露頭角?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家企業。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2003年第一次到集團所屬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考察,提出科研院所向“集成化、產業化(裝備化)、工程化、國際化”轉型。當年蚌埠院的一次經營工作會議上,身為院長的彭壽和他的團隊確定了打造“凱盛”品牌的夢想,并開始了孜孜不倦、奮斗不息的歷程。2014年12月,集團以原有的平板玻璃平臺為基礎,以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為核心組建了凱盛科技。
落子成勢,一路花開。在成立至今的三年多時間里,凱盛科技不斷自我調整,通過優化資源、整合并購,全面梳理優勢資源,發展成為擁有“玻璃、新能源、材料、裝備、工程及中央應用研究院”六大板塊的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擁有成員企業111家,員工近2萬人,三家上市公司,業務覆蓋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凱盛科技以創新帶動發展,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突破,并制定了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利潤50億元的戰略目標。把“電”變成“光”,超薄電子玻璃打通信息顯示產業鏈
在宋志平董事長的規劃里,凱盛科技的成立,是中國建材集團推進管理整合,做實、做精、做強玻璃業務建立的管理平臺、融資平臺、投資平臺和整合平臺。
也正如此,凱盛科技始終圍繞“玻璃”進行布局。近幾年,在提升傳統浮法為優質浮法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凱盛科技將目光瞄準了那些有著更高科技含量、在改變人們生活方面更有所作為的“新玻璃”。
凱盛科技讓人印象深刻的第一塊新玻璃是超薄電子信息顯示玻璃。
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設備輕量化、超薄化的消費趨勢推動下,電子產品的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所用的超薄玻璃成為電子信息顯示產業上游的關鍵原材料產品,而中國在該領域一直受制于人。凱盛科技厚積薄發扭轉了局面。

0.12mm超薄電子信息顯示玻璃
0.28毫米、0.2毫米、0.15毫米、0.12毫米……這幾年來,凱盛科技利用自身在玻璃工藝研究和工程服務上的經驗積累,結合自主創新技術與核心裝備制造優勢,利用浮法工藝在超薄電子信息顯示玻璃基板領域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性地實現了電子顯示玻璃的超薄化,完全打通了電子信息顯示玻璃產業鏈,對推動我國電子信息顯示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觀完凱盛科技所屬的電子信息顯示玻璃生產線后很感慨地說,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患了三種病:一是“皮膚病”,先進的材料沒能造出來;二是“心臟病”,芯片不行;三是“神經病”,控制系統不行。凱盛科技把材料做出來了,“皮膚病”就治愈了。如今,凱盛科技生產的超薄玻璃產品已逐步在電子行業替代進口,主要質量性能指標與國外進口產品相當,完全達到電子工業用超薄浮法玻璃質量要求,產品加工良品率在85%~95%之間,迫使國外超薄玻璃生產企業數次降低售價。
當然,凱盛科技的發展沒有固步自封于玻璃生產的上游,而是利用自身在科研、技術和資金上的優勢,穩扎穩打逐步拓展自身業務到下游行業。

國內首片0.1mmTFT-LCD超薄玻璃基板
2015年,凱盛科技旗下上市公司安徽方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深圳市國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58%的股份。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長期投入TFT-LCM液晶模組的研發,專注于消費類產品和工控類產品,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公司。
2016年,方興科技正式更名為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將其作為電子信息顯示及新材料業務發展平臺。這一更名不僅使公司名稱與證券簡稱之間保持了對應關系,更使得凱盛科技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了想象空間。
新型顯示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據了解,2016年,凱盛科技的顯示模組全球市場占有率超15%,在行業內一枝獨秀。在安徽蚌埠,凱盛新型顯示產業園正在建設中,這是凱盛科技全心打造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全面打通電子信息顯示產業鏈、全力搶占國際信息顯示市場的重要布局。把“光”變成“電”,引領全球光伏玻璃發展
電子信息顯示玻璃把“電”變成了“光”,而光伏玻璃和薄膜太陽能組件則把“光”變成了“電”。如果說凱盛科技在電子信息顯示玻璃方面的技術攻克最終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那么,它在新能源方面的努力,則為我國的能源戰略提供了關鍵的武器。
多年前,宋志平董事長就向業界宣布,進入太陽能材料領域,對于中國建材集團來說具有戰略性意義。凱盛科技作為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新材料、新能源平臺之一,它的主攻方向是光伏玻璃及薄膜太陽能組件的研發和生產。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成功下線
光伏玻璃,又稱超白壓延玻璃,是一種超透明低鐵玻璃,透光率可達91.5%以上,是廣泛用做太陽能電池的蓋板玻璃。2011年,由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簡稱蚌埠院)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太陽能電池用微鐵高透過率玻璃成套技術及產業化開發”成果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這之后,凱盛科技的光伏戰果便一發不可收拾。時至今日,中國出口的光伏玻璃占全世界80%的市場,而90%的中國光伏玻璃生產企業采用的是凱盛科技提供的核心技術。2017年4月,領先于世界的1.5毫米最薄光伏玻璃在凱盛科技旗下企業實現了量產。
薄膜太陽能電池,是繼晶硅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新世代的新能源解決方案,鑒于其良好的發電穩定性和適應性,被世界各國看作解決未來能源的首選方案。銅銦鎵硒薄膜電池和碲化鎘薄膜電池,是凱盛科技著眼未來的科技潛力產品,也是世界范圍內公認的薄膜太陽能的主流發展方向。它們都是通過在玻璃表面鍍上薄膜,使這些玻璃組件具有遮陽、吸光、發電的功能,可完全代替現有的玻璃幕墻。這些發電玻璃和幕墻的生產和使用不需要消耗寶貴的土地資源,是既節能、節地、又創能的可工業化的新型綠色建筑材料。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
2017年7月,凱盛科技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冠軍組件光電轉換效率實現16.4%,創下當時的世界紀錄;
同年,10月,中國第一片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高效模組在安徽蚌埠成功下線;
2018年2月,凱盛科技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冠軍組件再創佳績,實現光電轉化率18.2%;
2018年4月,全國首條100兆瓦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模組生產線在成都投產,至此世界最大單體面積的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模組落戶中國,并成功實現量產。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
“中國建材集團將加快發展,引領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這是宋志平董事長定下的戰略目標,也是凱盛科技的努力方向。在凱盛科技總經理彭壽的規劃里,公司將繼續譜寫“15GW全球布局”的大文章,將凱盛科技打造成為國際新能源行業領跑者。
彭壽本人也因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卓越表現獲得諸多認可。“2017新能源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大會組委會這樣評價彭壽在新能源行業的科研、管理和產業上的重大成績和貢獻:“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論技術,在浮法玻璃和光電玻璃領域,彭壽是當之無愧的技術大咖;論管理,他帶領的凱盛科技實現了快速穩步轉型;在業界,銅銦鎵硒和碲化鎘薄膜發電技術的重大突破,彰顯了其新能源領軍者的姿態。”既要技術創新更要市場創新,智慧農業項目開花結果
凱盛科技的核心企業蚌埠院是一家誕生于1953年的老牌科研單位。曾經,它也走到過生死邊緣,如今已更名為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一個事業單位的企業化改制,也擔當著凱盛科技“中央應用研究院”的重要角色。
何為“中央應用研究院”?彭壽如此解釋:“技術創新項目都是由蚌埠院做,等到項目孵化完成后,會在合適時機注入上市公司,即從0到1是蚌埠院來孵化,從1到N是由上市公司來發展。”
無論是0.15毫米信息顯示玻璃的誕生,還是中國第一片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高效模組的面世,蚌埠院都在其中發揮著中央應用研究院的重要功能。
也就是說,蚌埠院的工作是以科研創新和產業孵化為中心,具體內容則包括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專利申請、標準制定、科技獲獎申報等。這種國家級中央應用研究院作為上市公司的后臺支持,配合資本市場產業發展平臺的模式是國內少見的,也是凱盛科技的優勢所在。
不過,蚌埠院的中央應用研究院角色并不只是為凱盛科技服務,它的目標是打造成為中國玻璃行業的科研平臺,并始終向著高、精、尖高科技玻璃產品的開發進發,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作為一個由科研院所成長起來的企業集團,科技創新是其優勢也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凱盛科技的可貴之處是,除了技術提升之外,近些年來,它在市場拓展方面也盡顯集團軍作戰的威力。

凱盛浩豐智慧農業大棚
2017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凱盛科技的第一個智慧農業項目在山東德州掀開了神秘的面紗,驚艷了眾人。種上一棵番茄,在計算機(中央控制系統)提前設置好特定的溫度、水、肥等植物所需要的必要條件下,可以生長到16米以上。根據測算,產量在85kg/┫,相當于傳統溫室大棚的5-6倍,整個大棚的面積超過100畝。這就是凱盛科技在山東德州臨邑縣臨南鎮建設的“智慧玻璃溫室大棚”,又被人們稱贊為“超級農業大棚”。
建設智慧農業大棚,需要大量使用高質量的玻璃。凱盛科技是世界一流的光伏玻璃工程技術服務商、制造商,其生產的減反射散射鋼化玻璃由于高散射、高透過率,使溫室內部無陰影,光照均勻,可有效提高作物產量,在智慧農業大棚的建設方面凱盛科技有著巨大的技術優勢。據測算,一個百畝大棚使用80000平方折合8000重箱白玻璃(4mm),中國建材集團在德州的合作項目中,30個百畝大棚會用到大約24萬重箱的白玻璃。目前,全國各地到凱盛科技德州智慧農業項目參觀考察的絡繹不絕,合作洽談紛至沓來,預計未來凱盛科技的智慧農業大棚會在全國遍地開花。
而這也是宋志平董事長的夢想之一:希望改變中國農村的種植方式,提升中國農業的種植技術,讓中國農業像荷蘭、以色列的農業那樣強大。
凱盛科技正在為實現這一夢想努力著,當然,它要實現的夢想并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