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黎明與舒淇曾主演過一部叫做《玻璃之城》的經典電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為了凄美的愛情,在英國倫敦建立了一座屬于他們的虛擬“玻璃城”。你或許聽過或者看過這部電影,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在中國河北省,也有一座“玻璃城”。不如電影來的浪漫,“中國玻璃城”是因為玻璃產量高而得名,但是它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也是舉足輕重的,因為,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正在這里拉開序幕...
一、玻璃2018:供給端持續收縮

1. “中國玻璃城”停產
受益于下游房地產等的需求,近兩年浮法玻璃價格攀升明顯,帶動玻璃行業利潤大幅改觀,使得廠家檢修意愿不強,2017年上半年玻璃市場的產能還處于凈增加的模式。
“中國玻璃城”,叫做沙河,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的東麓,該地區的玻璃廠隨處可見,玻璃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5%之多。也就是由于產能的集中,加上處于河北省這樣的環境敏感地帶,使它成為了玻璃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首先“狙擊”目標。
第一發子彈。2017年11月,沙河地區的9條浮法玻璃產線由于排污不達標遭到停產,總日熔量約7850t/d,占當地產能的21.7%,行業總產能的約5.2%,供給側改革槍聲打響。
第二發子彈。緊接著12月2日,該地又有11家平板玻璃企業的13條玻璃產線(3條浮法、10條壓延)被吊銷了排污許可證,原因為這13條產線未取得省發改委確認的煤炭消耗指標,市環保局要求立即實施停產,其中3條浮法線的總日熔量約2050t/d。
根據調研,短期內沙河地區依舊有10-20條的浮法產線會因環保不達標的問題面臨關停的壓力,再加上之前已經關停的12條線,能夠占到行業總產能的10%。
第三發子彈。在2017年12月31日前,平板玻璃企業均需要完成排污許可證的申領,于年底前還未取得許可證的企業屬于非法排污,理論上應該關停。全國產能中,未拿到排污許可證的產能占比約20%,其中在產、冷修產能占比分別為10%、10%。
這輪玻璃供給側改革中,排污許可證儼然已成為關鍵。在11-12月,已經核發的許可證被陸續吊銷,也向市場發出了兩個關鍵信號。一方面,批建不嚴、燃煤指標等歷史的遺留問題十分嚴重;另一方面,政府對于該地區排污許可證的監管日趨嚴格,在改革下有關停更多產線的可能。并且,沙河地區僅是“狙擊”的開始,之后還很有可能擴散到“2+26”城市等污染嚴重的省市。
6月份,環保部曾經出臺過征求意見稿,其中玻璃行業PM2.5,SO2,NOx排放濃度擬從之前的50/400/700mg/m3排放標準大幅度收緊為20/100/400mg/m3。在環保高壓的作用下,該新排放標準極大可能將于2018年落地,非常值得期待。如果該政策順利落地,玻璃行業去產能將繼續加速。
關于停產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停產后這些產線未來還可以復產嗎?我的答案是,非常難。首先,政府監管力度很大,關停后又復產獲批的可能性很低;其次,產線復產的成本也很高。例如,一條普通的玻璃生產線復產大約需投入5000萬元-1億元去改變燃燒裝置等,此外脫硫脫硝等環保裝置日運行成本約2萬元。而銀行對于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融資貸款收的很緊,所以關停的產線面臨融資的障礙。
2. 產線停窯迎來高峰期



查閱有關數據,2016-2017年進行冷修的玻璃生產線,均是在2013年之前點火的。目前在產生產線約50%于2012年前點火,這也正面印證了接下來玻璃產線將迎來冷卻高峰期的事實。
3. 玻璃產能置換方案發布
今年1月8日,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從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方案中指出,位于國家規定的環境敏感地區的平板玻璃建設項目,需置換淘汰的產能數量按不低于建設項目的1.25予以核定,其他地區實施等量置換。
通俗的說就是,一家玻璃企業想要新建產線,如果它位于環境敏感地帶的話,每建設1噸新產能需要淘汰1.25噸的舊產能;如果位于普通地區的話,1噸的新產能直接置換1.25噸的舊產能。
該新方案的發布,一方面,說明國家對于玻璃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在2018年依舊不會放松,會持續深化;另一方面,也說明行業嚴禁凈新增產能。
4. 純堿價格暴跌


供給側改革的打響,不斷壓縮著玻璃的供給端,使得行業的景氣度上升,浮法玻璃的價格走勢已經與純堿走出了明顯背離的趨勢。11月以來,純堿的價格是進行了一輪暴跌,累計降幅達到了700元/噸,對應玻璃利潤擴大140元/噸。
純堿是玻璃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成本占比約25%,玻璃產能關停,失去需求支撐的純堿價格也就下降了。而玻璃價格沒有跟隨純堿下跌,而是飆出了相反的走勢,也恰好證明了改革下玻璃行業價格已由供給端在主導。接下來,玻璃產線還將繼續關停,純堿預計還是以弱穩為主。
5. 玻璃行業供給缺口
目前,全國未拿到排污許可證的產能有20%,其中有一半是正在進行冷修的產線。基于需求維穩、2018年冷修產能一半推遲冷修的基礎上,經過測算,假設停產前的全部冷修產能均能復產,則玻璃供給缺口約為2%;假設僅拿到排污許可證的冷修產能復產,則供給缺口約為14%。環保高壓下,冷修產能全部復產的可能性并不高。

總的來說,環保壓力疊加冷修期的作用,純堿的價格弱勢,以及下游穩定的需求,中期來看整個玻璃行業都不會差。在整個玻璃行業不差的情況下,信義玻璃就不失為一個穩妥保守的標的了。
信義玻璃是目前國內浮法玻璃產能最大的生產商,浮法玻璃其實就是原片玻璃,是最基礎的玻璃品種。2013-2016年,信義玻璃的產能年復合增速為11.6%,2016年的總產能為490.0萬噸/年。截至今年9月份,公司的浮法玻璃日熔化量已經達到了1.71萬噸。預計到2020年,浮法玻璃產能還將再提高50%。
關于信義玻璃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移步格隆匯11月份發布的《信義玻璃:浮法玻璃價格新高,面對龍頭怎能不心動》這篇文章,礙于篇幅,小編在這里就不詳細闡述了。
二、光伏玻璃:卡住風口的玻璃品種
1. 行業兩足鼎立格局

在關注基本玻璃品種的同時,同時也提醒大家,還有一個叫做光伏玻璃的高端品種,同樣是投資的大風口!
光伏玻璃,是指光伏產業鏈中游的電池組件上的玻璃,構成組件的最外層。其特點是低鐵且經過鋼化處理,既能夠保證足夠高的透光率,又堅固,起到保護電池延長壽命的作用。目前,光伏電池主要有薄膜電池和晶硅電池。用于薄膜電池的TCO玻璃,除了起保護作用外,其表面的TCO導電膜還作為電池前電極收集電流。
可以說,光伏玻璃是光伏產業鏈上必不可少的一環,至少中期來看,都沒有被取代的可能。并且由于節約成本、延長壽命等優點,采用雙層玻璃的光伏組件普及率也在不斷上升中。
光伏作為國家首推的新能源之一,本身就是具有需求前景的行業,再加上玻璃現在供給不斷壓縮,2017年四季度龍頭企業已經是處于幾乎零庫存的狀態。2018年初,超白壓延光伏玻璃價格較于去年年末,上漲10%至31元/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是光伏行業的傳統淡季,能夠在淡季還實現大幅提價,充分反映出目前光伏玻璃供需關系的緊張程度。
在供給端被打壓的情況下,產能就是力量。從光伏玻璃的市占率來看,信義光能和福萊特玻璃分占行業的第一和第二。并且,兩家企業未來均有擴產的打算。


在供給端被打壓的情況下,產能就是力量。從光伏玻璃的市占率來看,信義光能和福萊特玻璃分占行業的第一和第二。并且,兩家企業未來均有擴產的打算。
信義光能計劃在馬來西亞再新增兩條日熔量各為1000噸的光伏玻璃生產線,預計于2018年第四季度以及2019年上半年投產;福萊特玻璃也表示,公司位于安徽日產能為1000噸的生產線(第一期)建設順利,已于2017年9月或10月開始運營。越南的日產能為1000噸的生產線也將于2018年投產。
綜合看來,福萊特玻璃將先于信義玻璃get到新的產能增添砝碼,在行業風口中,掐住了先機。
2. 福萊特玻璃:彈性十足
福萊特玻璃和信義光能,二者在光伏玻璃景氣度不減的情況下,都是值得關注的好標的。不過對于福萊特玻璃來說,其還有一個亮點,使得股價彈性更強,更具投機魅力。
福萊特玻璃,主營業務是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具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玻璃用石英砂的開采和銷售和EPC光伏電站工程建設,其中光伏玻璃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戲劇性的是,福萊特玻璃對于自己的“A股之路”并沒有死心,去年7月份,福萊特玻璃再次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發行A股。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20億股,計劃募集資金18.2億元,將投資于年產90萬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項目、年產15萬噸光伏玻璃技改項目等。
如今,光伏行業早已重整士氣,告別寒冬,公司的盈利水平也相對比較穩健。2012年基本是福萊特玻璃的盈利低點,在玻璃及光伏都大幅回暖的情況下,這次回A的成功概念非常高。如果成功,福萊特玻璃將成為玻璃行業首只A+H股的股票~
那么,為什么說福萊特玻璃的股價空間彈性大呢?原因是,成功的回A將為公司帶來不菲的上升空間。

舉個例子,莊園牧場,原本是一只成交量稀少的冷門H股,股價基本橫盤在5港元左右。2016年12月正式申請A股首發,以及2017年10月31日公布正式發行,在這期間,其H股價明顯活躍上升。
其受到投資者追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A股的每股招股價為每股7.46元人民幣,發行市盈率為22.94倍,遠高于H股當時交易的價格。并且在A股,新股上市后幾乎是通過連續漲停來體現打新收益,平均漲幅超過200%-300%,莊園在A股上市后到30元人民幣左右才打開漲停;(2)入選港股通的個股規定中有一條很容易為廣大投資者所忽略,就是若H股一旦為A+H股,則會自動入選成為港股通標的,不受市場的限制。
而拉夏貝爾、秦港股份等,也曾經有著相似的套路,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自己去回顧,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所以說,莊園牧場的幸福,具有可類比性。
據披露,福萊特玻璃本次A股IPO計劃募集資金18.2億元,發行2億股。按照公司資金需求的上限來看會在9.1元人民幣,若按最新每股收益(TTM)0.31元人民幣,乘以23倍的發行上限市盈率,都有7.13元人民幣。對比起現在福萊特2.15港元左右的H股,彈性確實大的不敢想象啊~
小結

玻璃“狙擊戰”的槍聲現在已經打響,在供給端收緊的情況下,浮法玻璃的價格大概率將在高位維穩,加上純堿價格的弱勢,玻璃行業未來的盈利水平進一步向好。而光伏玻璃行業,同時疊加了光伏以及玻璃兩個市場的景氣,值得密切關注。
估值上,作為行業龍頭,三者的估值均只有10倍上下,較于另一個建材板塊水泥略微有些差距。而福萊特玻璃,市盈率僅有7倍,考慮到2018年的新產能的釋放,以及其回A的成功率,是不是有些便宜得不太合理?
2018年瞄準玻璃行業的景氣,瞄準景氣中的風口,最終縮小至瞄準風口中最具投機性的品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