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玻璃11月26日與加拿大安大略省達成投資框架協議,計劃投資兩條浮法玻璃產線。信義玻璃的主要競爭對手福耀玻璃(27.120, 0.16, 0.59%)此前已在北美建廠。兩家玻璃龍頭在北美一南一北,近距離相遇。

關于此次建廠,信義玻璃方面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北美工廠會先做浮法玻璃,加拿大還沒有同類型的工廠,看準了北美有大量汽車玻璃深加工廠,主要是因為當地供應有缺口,部分浮法玻璃需要進口(大約200萬噸/年),這就讓信義玻璃確保投產后會有足夠下游客戶。
信義玻璃方面表示,最初也考慮過在美國建廠,但了解后覺得加拿大會比較適合,主要是因為美國工會的原因,選在地理上靠近美國安大略省南部,既方便運輸,也可能會減少點問題。
有意思的是,福耀玻璃和信義玻璃雖然分別在美國和加拿大建廠,其實地理位置接近。福耀玻璃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投建的工廠,與加拿大的安大略同處五大湖地區,隔湖相望。根據媒體報道,福耀玻璃代頓工廠的工人們曾被工會組織拉攏,管理層針鋒相對進行說服,最終工人們通過投票拒絕了工會組織。
福耀玻璃投廠地區,被稱為“鐵銹地帶”,是美國傳統上的重工業集中地帶,距離汽車城底特律不遠,美國中部大城市芝加哥也在這個地帶。信義玻璃下游客戶是汽車生產商,自然也希望就近生產消化。
福耀玻璃代頓工廠2016年10月正式竣工投產,代頓工廠的總投資約為6億美元。曹德旺表示,未來,福耀玻璃在美國的整體投資將達到10億美元,今年下半年250萬套的二期追加項目也將建成,美國工廠的總產能有望達到550萬套,福耀玻璃的總產能將增加兩成。代頓工廠今年6月份曾經盈利,其目標是今年實現盈利。
信義玻璃浮法玻璃目前日熔量為1.71萬噸,計劃至2020年再增產至少50%,新增產能全部布局于海外。其中馬來西亞二期兩條優質浮法生產線,日熔量分別為800噸和1200噸,預計可分別于2018年中及年底投產,二期生產線全部投產后,信義玻璃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玻璃生產商。加拿大安大略省計劃投資兩條浮法生產線,兩線浮法玻璃日熔量合共可達1800噸~2000噸。
信義玻璃馬來西亞工廠位于馬六甲野新力拔加影新區“馬六甲-廣東工業園”。該工業園為廣東省政府與馬六甲政府締結姐妹州省關系后設立的,馬來西亞工廠為信義玻璃首個海外事業部,于2015年啟動建設,首條浮法生產線(日熔量:1200噸)已在2016年12月30日點火投產。
信義玻璃稱,馬來西亞做的浮法玻璃生產成本比國內低,售價高于國內平均售價,印度售價比馬來西亞更高,還有利于擴展一些在國內做不了的亞洲市場(韓國、印度、中國臺灣等);此外,海外投資給予政策優惠,凈利潤在扣除投資額后再計稅,同時馬來西亞的產品出口到東盟及歐盟國家零關稅,且無反傾銷稅,相比國內沒有淡旺季之分,所以才有信心在這一次走得更遠。
福耀玻璃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而信義玻璃70%的產能都送往了世界各地,是全球第三大玻璃生產商。2016年,福耀玻璃取得31.44億元的凈收入,而信義玻璃則達到32.13億元。
福耀玻璃集中于新車配置,而信義玻璃則主打全球替換市場。兩者市場有所不同,但在走出去的決策上又出奇的一致。曹德旺曾表示,到德國、加拿大和美國建廠主要是為了響應客戶的要求。而信義玻璃的客戶本身就集中在海外。
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來和信義玻璃創始人李賢義都出生在福建。兩家公司在國內建有多個工廠,其中福耀玻璃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60%,想要尋求更大空間,海外是比較容易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