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在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舉辦的首場合作信息發布會上,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發布了國際產能合作白皮書。白皮書提出,到2020年,力爭全省實現境外投資建設鋼鐵產能1000萬噸、水泥產能1000萬噸、玻璃產能1000萬重量箱。
白皮書指出,“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將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積極穩妥地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支持鋼鐵、水泥、玻璃、電力、紡織服裝及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以亞洲周邊國家、非洲、中東歐和拉美部分國家為重點區域,通過綠地投資、股權并購、合資經營及承包工程等方式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裝備制造輸出,增強企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實現從產品輸出向產業輸出的提升,將產業優勢與國外需求相結合,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開創全省對外開放新局面。
白皮書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將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建設一批以產能合作為重點的境外合作園區,實施一批以優勢產業為龍頭的重點產能合作項目,國際產能合作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面提升,對全省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將河北省真正打造成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新樣板。
按照白皮書,河北省將以東南亞、非洲國家為重點,鼓勵全省鋼鐵企業通過綠地投資、承包工程等方式,建設煉鐵、煉鋼等鋼鐵生產基地,延長冶煉和加工產業鏈條,擴大鋼鐵銷售貿易;發揮河北省水泥企業技術、裝備、設計和工程建設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在東南亞、中東歐國家建立境外水泥生產基地,帶動水泥生產裝備輸出;以亞洲發展中國家、拉美和非洲部分國家為重點,鼓勵和支持全省玻璃企業建設玻璃生產線,與當地企業開展投資合作;大力開發和實施境外電力項目,鼓勵以投資等多種方式在亞洲周邊國家和非洲國家開拓火電和風電市場;以東南亞國家為重點,投資建設棉紡和服裝等輕紡行業項目并帶動相關行業裝備出口;通過優勢產能國際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帶動全省水泥成套裝備、玻璃生產線、石油管道、電力和冶金設備及技術、標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