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年底,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因為赴美投資建廠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少中國人也是這時候才知道,中國還有這樣一家世界汽車玻璃巨頭。
昨天,曹德旺再次談到赴美一事,霸氣表示,福耀去美國造工廠,是因為美國人造不出玻璃。
今天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曹德旺是在12日晚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做出這番表態的。不過這次的話題不是“跑路”、“不愛國”,而是特朗普對中國可能的“貿易戰”。曹德旺對此顯得并不擔心。他說,“我只研究美國人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東西會不會做。你又需要又不會做,只能去外面買。我做的好,有這個機會就賣給你。”

那么問題來了,美國人為什么不會造玻璃?
事實上,美國從前不但能造玻璃,而且造得還很好。曹德旺2014年赴美投資時,就是直接收購了美國玻璃巨頭PPG的工廠。總部位于匹茲堡的PPG創建于1883年,就是做玻璃起家,如今已經是是世界領先的涂料和特殊材料公司,涉及工業、交通、消費品、建筑材料和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然而隨著前些年全球玻璃行業產能過剩,PPG集團決定剝離這一業務,轉型為一家化工企業,福耀玻璃借機接下PPG的資產,獲得了進軍美國的絕佳跳板。
有趣的是,不僅是福耀,當時不少中國企業都恰恰是在這段玻璃行業的不景氣時期做大。2015年,險資“前海人壽”在二級市場逐步增資持股控股行業龍頭“南玻A”;另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旗濱集團,則是在玻璃行業最困難時期以低成本大舉收購玻璃企業,轉型成為一家以玻璃制造為主的企業。
或許曹德旺接下去的一段話說出了背后的原因:“因為你不像我中國人可以扎進褲腰帶。你們襯衣不洗了,穿完以后就是扔,我當然做生意賣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