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玻璃行業是較少獲得市場關注的板塊。因此,盡管屬于供給側改革的受惠行業,玻璃股變化明顯落后于鋼鐵股或水泥股。
根據國家去產能規劃,到2020年,全國首十大玻璃企業合計市場?有率要達到60%。根據工信部《平板玻璃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生產平板玻璃產品一等品須達到80%以上。
國策所在,河北、湖北、山東等省份先后推動玻璃去產能工作。截至2016年底,河北省已壓縮玻璃產能2789萬重量箱,2017年計劃再壓500萬重量箱。湖北省于2016年首七個月平板玻璃總產量按年減少19.1%;山東省推動“5+4”行業(即包括平板玻璃等九個行業)去產能行動,目標旨在把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券商看淡行業去產能
長江證券對玻璃行業去產能前景不感樂觀。長江證券指出,相對于鋼鐵、煤炭等以國有企業為主的行業,要改就改,要去就去,去產能執行阻力較??;玻璃行業則以民營企業為主,國有企業僅為13%。企業數量多,行業集中度低,近似完全開放競爭的行業,推進供給側改革自然較緩慢。目前首十大玻璃企業合計產能?全國41%,在產產能?51%。產業集中度低,產能利用率更低,只有約70%,處于?史低位。

供應環節能夠成功遏抑暫時屬未知之數,需求面更值得關注。基于房地產建筑?玻璃總需求比重達到70%至75%,故內地樓市火爆不再,理論上會導致玻璃價格有向下壓力。長江證券稱,自2005年以來,每一輪房地產緊縮政策會使到樓宇銷售面積增速回落,而玻璃價格則與地產銷售面積基本同步。
國聯證券稱,玻璃行業兩次業績修?期均得益于暢旺樓市。2010年、2011年,全國房屋施工面積增長26%、25%;平板玻璃同期總產量按年增加13%和19%。2013年,房地產回暖再度刺激玻璃行業量價齊升。
內地玻璃行業的供應、需求前景存在一定不明朗因素,或者正因如此,當鋼鐵、水泥股炒翻天之際,玻璃股仍然“泰然處之”,未能吸引投資者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