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企業的境外發展,在生產環節已經初具規模,在終端市場建設、服務環節才剛剛開始。
光伏技術與其他產業結合的跨界發展,是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光伏企業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從2017年開始,這一手段將被更加重視,市場突破點應該是在智慧能源、BIPV、移動能源方面。
2017年光伏終端現實市場分析
大型光伏發電市場,受限電、送電、政策導向、補貼不到位諸因素影響,短期內西部大型光伏電站市場需求難以變為現實市場,大型光伏發電市場只有“領跑者”一種市場形態。
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受《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光伏發電用地有關事項的函》兩個文件決定,短期內大規模的光伏與農業種植相結合的市場難以變為現實市場。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表現為:光伏扶貧、光伏屋頂、光伏養殖三種形態。
為光伏發電服務商提供服務市場,這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市場,2017年還很難對這一市場進行準確的界定。

2017年光伏終端市場需求量分析
2017年光伏電站建設總需求量推算:光伏“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建成并網光伏電站105GW,預計截至2016年底已經建成73-75GW左右,即未來四年平均每年建設總量不應超過10GW。
2017年分布式光伏電站需求量推算:光伏“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建成并網分布式光伏電站60GW,已知截止2015年底已經建成7GW,即五年期間平均每年建設規模不應少于10GW。
“領跑者”光伏電站項目和光伏扶貧項目都屬于國家戰略,在前面分析已經沒有電站指標空間的背景下,2017年這兩個市場的需求量取決于國家戰略和市場博弈的結果。
為光伏發電服務商提供服務市場需求量推算:因為這個市場還在形成中,目前無法對這個市場的交易額進行預估。
需要注意的是,從2011年8月1日開始實施光伏電價補貼政策以來,每年光伏終端市場的建設結果一般是超出計劃目標的。
當以上的市場劃分清晰了,是誰的市場應該也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