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河買玻璃原片的時候總會經常接觸到的玻璃厚度往往是3.5mm,-4mm,3.8mm,標5等,這些非國標的厚度總是讓不少內行的購買者一頭霧水。那么為什么沙河的玻璃不是國標的厚度?這些厚度又是怎么來的呢?
玻璃的計量單位很多,重量箱是標準(口語:重箱)。除了廠家、期貨、外貿使用到這個稱呼外,平常買玻璃都是以“平”論天下(平方米)。平常買玻璃的時候總聽商家說5厘、8厘、12厘,這個是啥意思呢?其實每種不同的玻璃都有不同的厚度規格,下來簡單介紹各類玻璃厚度分為哪些規格?

根據國家最新標準《平板玻璃新國標GB11614-2009》的規定,浮法玻璃按其厚度可分為以下十二種規格:按公稱厚度分為2mm、3mm、4mm、5mm、6mm、8mm、10mm、12mm、15mm、19mm、22mm、25mm。可是從沙河買過玻璃的同志們都知道,沙河市場充斥著有很多像3.5mm,-4mm,3.8mm,標5等所謂非標厚度的玻璃,這是什么情況呢?

看清楚了么?國家規定的標準里面有個指標叫做:厚薄偏差。不是厚薄差,厚薄差是指同一片玻璃厚度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而厚薄偏差是指一片玻璃偏離國標的厚度。這樣的話,國標是4mm的原片,上下浮動0.2個厚度,即3.8mm~4.2mm的任何一個厚度的玻璃都是合格的。別小看這0.2mm的差距,2013年的總產就達到1.05億重量箱,所以累計下來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國內并不缺乏投機取巧的生產商,以一字之差來忽悠消費者,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盡量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產品質量相對有保證,而且售后也更容易得到周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