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透露5G標準將在2019年發布,中國將在2020年正式商用,再次引發了人們的對于5G的熱議,以及相關產業的幻想。據今年8月份工信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8.21億G,創歷史新高。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798.5M,同比增長96.3%,而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達到47.7億G,保持翻倍增長態勢,占移動互聯網的總流量近九成。

2015-2016年8月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和戶均流量比較
社會對手機網絡流量的渴求度不斷提升,以致于每當有關于5G網絡的些許風吹草動便迅速引發市場關注。關于相關運營商的分析預計將接踵而至,智通財經此次從3D玻璃入手,帶投資者認識另一種5G概念股。
5G時代3D玻璃或迎來新增長點
近期有消息報道稱新一代iphone 8將回歸類似iphone 4的雙面玻璃設計,并且有可能采用曲面屏設計,也就是所謂的3D玻璃。由于每一代的iphone都會引發“果粉”的種種猜想,因此報道的真實性暫且不論。
但可以肯定的是,除蘋果外,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手機制造商皆有在3D玻璃上進行布局,小米所發布的小米Note在手機后殼采用3D玻璃,三星Galaxy S7則是采用了雙面玻璃+鋁合金金屬邊框設計,其他如華為、OPPO、VIVO等也曾表示明年將推出3D玻璃手機。
智通財經認為,手機大佬們扎堆布局3D玻璃與未來的5G網絡不無關系。眾所周知,以金屬為材質的手機外殼具有一定的電磁屏蔽性,阻礙手機的通信信號。因此現在市面上金屬外殼的手機通常會將金屬外殼分為多段并在手機首尾段少量嵌入非金屬材質,由于所占面積較少還不至于影響到整體美觀。然而隨著5G的到來,通信信號將更為復雜,金屬外殼對于信號的屏蔽作用更為明顯,繼續以嵌入的方式難以滿足5G網絡的信號需求,對于非金屬材質的發展空間可想而知。
目前可用于制作手機外殼的非金屬材料通常為聚碳酸酯(也就是塑料)、陶瓷、碳纖維再有就是玻璃。隨著消費者的觀念不斷升級,塑料這種低顏值材質早已被淘汰出局(蘋果曾發布過塑料材質的iphone 5C,雖然價格較低但銷售卻十分慘淡,遠不及5S),碳纖維因成本過高也不適合,而陶瓷材質則由于韌性很低,因此十分易碎(小米5采用的便是3D陶瓷,產量不大)。這么看來玻璃材質在非金屬材料中的綜合評分最高,而3D玻璃相比于2D或2.5D玻璃在美觀和人體工學方面則更加具有優勢。
通達集團(00698)3D玻璃取得突破性進展
港股中,通達集團無疑是3D玻璃行領域的佼佼者。10月24日,通達公布了到9月份為止的最新業務狀況,當中便提到了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并向客戶推廣3D玻璃外殼,其外殼可配套集團的金屬支撐中框,期望可進一步提高產品單價。具智通財經了解,通達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研發3D玻璃技術的企業,因此通達在3D玻璃的自主研發上具有一定優勢(其他幾家競爭對手的研發技術大多都從韓國引進)。
例如目前市場上3D玻璃的一哥藍思科技,是國內最早一批布局3D玻璃的企業。今年的產能大約在2700萬片/年,但是由于其研發技術和主要客戶過分依賴三星及蘋果,也成為不斷被投資者所詬病的缺點。(圖為藍思科技在手機防護玻璃上的毛利率,幾年來的變動幅度相當大)

因此未來通達在該產業上的毛利率應該高于市面上其他同類企業,藍思科技2015年在手機防護玻璃項目上的毛利率為24.2%,而通達在今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為24.4%,未來通達的3D玻璃毛利率應大于24%,若能形成較大規模的量產,那么對公司整體毛利率應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金屬外殼+防水硅膠零件將成支撐股價的磐石
通達的主要客戶Oppo和VIVO今年三季度中國市場份額爆發式的提升(分別從9.9%和8.2%上漲至16.6%和16.2%)是通達下半年業績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而這塊業務恰好也是通達目前毛利較高的金屬手機外殼(毛利在30%,高于整體毛利),占比也達到總營業額的64.5%。通達集團上半年收入增長至32.4億港幣,較去年同期上漲12.4%。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3.8億,較同期增長29.2%。若是下半年國內主流手機生產商能抓住三星Note7停產的機會進一步蠶食三星國內市場份額的話,通達也能因此受益。

另外通達去年開發的精密橡膠零部件已經開始交付給美國最大手機生產商,具智通財經了解,該產品主要用于制造商的下一個型號手機,而產品的毛利率在30%-35%,預計在未來防水精密零部件能占通達總收入約10%。相應的通達在五金部件和其他通訊設備零部件的占比應會有所減少,而在今年8月份通達曾發布一則《建議分拆集團手提電腦及平板電腦外殼制造業務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的公告,未來的通達集團會顯然會更專注于手機單方面的零部件生產,尤其是以金屬手機殼,3D玻璃手機殼和手機防水零部件這三塊業務為重點。

通達2016年的凈利潤券商給予的預測基本在9億-10億這個區間,若以較保守的9億來算的話也比去年的7.02億有29%的增幅。而按照公司目前的價格來看,今年的估值大約在13倍左右,也低于行業的24倍平均市盈率。估值水平仍具有較大吸引力。
通達3D玻璃業務的種雖已經播下,且相比現有的3D玻璃產商通達具有自己的優勢,但奈何起步較晚,未來能否做到虎口奪食還需等待市場對通達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