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玻璃期貨首現費率密集調整:9月27日至11月11日期間,鄭商所多次發布通知,大幅提升玻璃期貨保證金率和交易手續費,調整頻率之高、力度之大,為玻璃期貨上市以來的首次。
市場投機氣氛降溫:自2012年底上市以來,玻璃期貨市場活躍度總體呈現下滑的態勢。今年在商品市場整體回暖以及黑色板塊遭遇資金炒作的推動下,市場氣氛大幅回暖。但隨著近期管理層監管措施的持續發力,市場投機氣氛迅速降溫,玻璃短期表現為量價齊跌之勢。
大刀終落,玻璃何去何從:短期來看,交易所有關品種合約保證金率以及交易手續費的新規恐難松動,受資金和政策等因素影響,期價仍有大幅波動的可能。中期而言,基本面仍將占據主導,尤其是隨著交割月的臨近,期價回歸現貨的預期漸濃。結合四季度報觀點及近期調研成果來看,我們認為在年底建筑裝飾市場旺季需求釋放以及玻璃原燃料成本抬升的驅動下,市場或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面,未來玻璃價格回調幅度有限,基準地沙河市場價格有望維持于1200元/噸之上。
一、玻璃期貨首現費率密集調整
近幾年來玻璃市場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盡管上市初期遭遇資金炒作,但亦可謂新品種發展的“必經之路”。然而,今年商品市場在政策、資金和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出現大幅波動,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在黑色系的帶領下,多數品種經歷了一波輪番上漲行情,其中就包括玻璃。文華玻璃指數自去年底的833點一路上漲,11月份最高達1337點,累計漲幅高達60.5%。
然而,隨著近期三大交易所齊齊出手,不斷抬高投機資金炒作門檻,商品市場瘋狂上漲的腳步戛然而止,玻璃亦未能獨善其身。在9月底至11月中旬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鄭商所五次出手對玻璃品種的保證金率、漲跌停板幅度、交易手續費等進行調整,日內平今交易手續費由前期的不收取大幅增至24元/手。總體來看,本輪玻璃期貨費率調整頻率之高、力度之大,為該品種上市以來首次,同時也表明了管理層調控決心十分堅定。

二、市場投機氣氛降溫
自2012年12月底上市以來,玻璃期貨市場活躍度總體呈現下滑的趨勢。2013年,由于玻璃期貨初上市,加之全廠庫交割方式的首現,引發資金的高度關注和爆炒,成交持倉比一度突破10。2013年玻璃市場日均成交量155.9萬手,日記持倉71.4萬手,均為上市至今的最高水平。2014-2015年在市場關注度下滑、行業景氣度下滑、交易所調整廠庫升貼水等因素的影響下,玻璃市場活躍度較2013年明顯回落。2014-2015年玻璃市場日均成交量僅為64.2萬手和34.1萬手,主力合約成交持倉比亦徘徊于歷史低位。
今年,隨著商品市場的整體啟動,尤其是黑色板塊的崛起帶動玻璃市場成交逐步轉向活躍,下半年主力合約成交量重回100萬手之上。隨著資金關注度的提升,玻璃成交持倉比自進入下半年后亦開始逐步回升,甚至明顯高于焦煤、焦炭等熱點品種,并因此引來監管措施的加碼。尤其是近兩周來,交易所提高保證金率和交易手續費力度不斷加大,市場情緒遭受打壓,主力1701合約日成交量由上周的100萬手以上下滑至目前的不足30萬手,持倉縮減至20萬手以下。反映市場投機氣氛的成交持倉比則迅速回落至2左右,預計隨著成交量的下滑,年內玻璃市場成交持倉比仍將保持低位。隨著市場投機氣氛的迅速降溫,玻璃期價隨之出現“高臺跳水”行情,主力1701合約上周五夜盤沖高至1336元/噸后快速下挫,日盤最低下跌至1228元/噸,日內振幅達8%。此后幾個交易日繼續回調至1200元/噸一線,短期走勢不容樂觀。

三、大刀終落,玻璃何去何從
過去幾個季度以來,商品市場的整體回暖以及黑色板塊資金炒作氣氛的蔓延,最終攪動玻璃這壇在底部沉寂近兩年的“陳酒”,助力玻璃期貨價格由去年800元/噸一線歷史低位一路回升至1300元/噸之上。然而,正當市場炒作氣氛持續升溫,多頭享受追漲殺跌帶來的巨大收益的時候,代表管理層的三大交易所監管“大刀”便徐徐落下,令不少投機者最終討得落荒而逃的下場。當然,我們認為這是防范市場出現整體風險的必須之舉,市場瘋漲之下監管發力也在預期之中。

那么,大刀終落,玻璃又將何去何從呢?短期來看,交易所有關品種合約保證金率以及交易手續費的新規恐難松動,受資金和政策等因素影響,期價仍有大幅波動的可能。中期而言,基本面仍將占據主導,尤其是隨著交割月的臨近,期價回歸現貨的預期漸濃。結合四季度報觀點及近期調研成果來看(詳見《中信期貨黑色建材(玻璃)2016年四季度策略報告——需求仍是驅動力,四季度上行空間猶存》和《中信期貨黑色建材(玻璃)調研報告20161114——產銷平穩,暖冬可期》),我們認為在年底建筑裝飾市場旺季需求釋放以及玻璃原燃料成本抬升的驅動下,市場或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面,未來玻璃價格回調幅度有限,基準地沙河市場價格有望維持于1200元/噸之上。因此,對于后市我們認為不必過于悲觀,可在因政策或資金等因素引發的短線回調中繼續尋找逢低介入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