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了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十二五”時期,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產業技術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果,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有了較大提升。目前面臨的形勢是新一輪科技創新對產業創新能力發展提出新挑戰,經濟發展新常態對產業創新能力發展提出新要求,創新驅動戰略為產業創新能力發展提供新支撐。

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關鍵領域科學研究實現原創性重大突破,戰略性高技術領域技術研究能力明顯提升,若干領域創新成果水平進入世界前列。
——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建成15家左右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及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及認定100家左右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建設60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
——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加強,認定300家以上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1.17%,行業領軍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3%。
——工業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能力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0.61件。
——標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圍繞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制修訂標準10000項以上,主導形成國際標準120項以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90%以上,國際標準話語權大幅提升。
重點任務
1.完善產業創新體系;
2.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3.加大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力度;
4.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
5.完善綜合標準化體系;
6.培育區域創新能力
建材工業
積極提升我國水泥工業在功能化和智能化制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水平,滿足海工、能源、交通等國家重大工程要求。提升中國浮法玻璃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在浮法玻璃制備技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突破建筑衛生陶瓷設計技術,積極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研發適應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市場需求的節能、綠色、生態型的新型墻體及屋面材料。推進非金屬礦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開采,研發加工成套技術與專用裝備。以無鉻化為方向,重點開發低導熱長壽命耐火材料,加快實現我國建材工業窯爐產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化。
建材工業重點發展方向
水泥及水泥制品行業:高能效低氮預熱預分解及先進燒成技術,高效節能料床粉磨技術,水泥窯安全無害化協同處置廢棄物成套技術與裝備,原料、燃料均化配置技術,窯體氮氧化物消解和窯尾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數字化智能型控制與管理技術,新型低碳高標號、重大工程建設用多品種特種水泥熟料生產技術,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濾膜袋收塵技術等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及裝備,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技術。
平板玻璃行業:平板玻璃節能窯爐新技術,玻璃熔窯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和余熱發電一體化技術,浮法玻璃生產過程數字化智能型控制與管理技術,平板玻璃垂直堆垛機、數控拉邊機、新型垂直攪拌器、熔窯組合式投料裝備等關鍵裝備,新型節能玻璃、真(中)空玻璃,透明導電膜等特種功能玻璃(基板)技術和成套裝備。
建筑衛生陶瓷行業:陶瓷墻地磚新型干法制粉,連續球磨工藝及成套裝備,陶瓷裝飾用噴墨印刷技術裝備及功能噴墨墨水,激光打印技術裝備,新型自動陶瓷磚檢選包裝技術,原料標準化及柔性精確自動配料技術,衛生陶瓷智能化生產技術及成套裝備,抗菌自潔新型色釉料制造技術,建筑衛生陶瓷產品創意設計與制造技術,建筑陶瓷磚薄形化、衛生陶瓷潔具輕量化及低品位原料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利用技術。
新型墻體及屋面材料行業:輕質高強保溫砌塊和預制建筑墻板,利廢節能的輕質內墻隔板、外墻復合保溫板和帶裝飾飾面裝配式墻板及砌塊、防水保溫一體化墻體及屋面材料,輕集料混凝土墻體自保溫系統成套裝備和工程應用技術,新農村建設用建筑保溫材料、外圍護結構保溫用材料、A級防火保溫系統,超低能耗建筑配套建材技術,光伏光熱一體化墻體及屋面材料。
耐火材料行業:水泥窯用低導熱輕質高強耐堿磚、低導熱高強抗剝落磚、低導熱鎂鋁尖晶石磚、鎂鐵鋁尖晶石磚、低導熱硅莫復合磚、微納米增韌型澆注料、高溫噴補結合材料、輕質高強耐堿耐火澆注料、自流式耐火澆注料、干法噴涂料,玻璃熔窯用低導熱熔鑄鋯剛玉磚、氧化鋁格子磚、高強高密度硅磚、抗蠕變鋯英石磚、燒結氧化鋯磚、大型整體U形熔鑄氧化鋁流槽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