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大家都還要為汽車貼膜,未來,我們研發的這些功能玻璃普及之后,所有的新車都不需要再進行貼膜,成本并不比普通玻璃高出太多。”近日,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江蘇志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VECAST(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志云功能玻璃研究院”的簽約儀式在常州舉行,該院院長吳訪升向記者表示,汽車玻璃將從貼膜時代走進鍍膜時代。
“志云功能玻璃研究院”由三方合作共建,校方負責智力、技術投入,企業負責設備、場地、資本投入,研究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秉持共建、共管、共享原則,按研究院章程獨立開展工作。研究院將致力于功能玻璃新技術(主要包括隔熱、降噪、防霧、高強度等方面)的研發、檢測、推廣工作,涵蓋了軌道交道、綠色建筑材料、汽車等產業。
據了解,美國VECAST集團于2003年投資創立,總部設在美國大型企業科技企業云集的加州硅谷PaloAlto市,公司于2004年投資成立中國北京中電通及VECAST(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化發展光學節能膜技術和產品。江蘇志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總投資1.7億元人民幣,主要從事玻璃深加工生產、研發,其產品主要涉及汽車、軌道交通、房地產等產業。
普通的汽車玻璃鍍膜,讓它們實現原先并不具備的功能,是志云功能玻璃研究院的使命之一。據介紹,這種玻璃鍍膜工藝需要通過200的高溫固化,鍍膜無色透明,其硬度超過莫氏3級,與天然大理石相仿。經涂鍍處理后的玻璃在保持了原有的清澈透明和光學、物理、化學、力學等特性基礎上,增加了遮陽、隔熱、防輻射功能,阻擋了太陽中的全部紫外輻射和超過95%的紅外熱能。同時還可以根據設計要求通過添加透明色料改變玻璃的透光率和顏色,如綠色系、茶色系、藍灰色系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如果新能源大客車使用這種玻璃,能夠大幅降低太陽輻照,減少了進入車內的大量熱量,通過降低空調耗能,增加續航里程。按城市公交大巴平均時速20公里計算,客車每小時耗能12-18度,空調耗能7.8度,空調耗能與驅動耗能占比43%-65%。汽車玻璃的趨勢是尺寸越做越大,夏日陽光投影面積超過10米,穿透玻璃進入車內的熱能超過8kw,消耗客車總制冷量的32%,耗能約2.6kw如果換裝了這種功能玻璃,可降低陽光投射能量的60%,將陽光消耗的總制冷量從32%降低到13%,節能1.6kw,不僅降低了車內溫度,而且對行駛驅動耗能的貢獻率為10-15%,即可增加客車續航里程10%以上。由于近年來新能源客車節能技術快速發展,很多已經實現耗能0.5度/公里,對此來說,采用玻璃隔熱技術可增加續航20%以上。